韩先楚打仗有多猛?11分钟打穿美军防线,让李奇微写下致敬字条!
发布时间:2025-07-09 02:21 浏览量:1
在朝鲜抗美援朝战场上,我志愿军仅用11分钟就撕碎了美军精心构筑的“固若金汤”防线!
当美军将领李奇微在汉城司令部仓皇撤离时,甚至还专门留下字条向对手致敬!这究竟是怎样一场神仙仗?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50年,彼时的朝鲜半岛,正被战火与严寒双重笼罩。
刚刚走马上任的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看着麾下士气低迷及满脸写着“想回家”的士兵们,心里直犯嘀咕。
前两次战役的惨败,把联合国军一路从鸭绿江边撵到三八线,那些士兵的眼神里,除了恐惧,就只剩下对回家的渴望了 ,此时的美联合国军士气低落,军心涣散,随时都可能分崩离析。
为了稳住阵脚,刚上任的李奇微开启“防御大师”模式。他在朝鲜半岛拉了一条超纵深防御战线,引以为傲的设了5道防守线。
其中当属第一道临津江防线,他依托临津江这道天然屏障,部署了8个南朝鲜部队,搞出了三道防御阵地,机枪、火炮的火力网密得能把苍蝇都打成筛子,江边更是埋满地雷。
那会儿正值零下二十多度的极寒天气,江面结了厚厚的冰,李奇微还嫌不够,愣是用炮火把冰层轰碎,就差在江边立个牌子写“禁止通行”了。
再加上美军牢牢攥着制空权,每天派出侦察机在天空盘旋,监视着志愿军的一举一动,他拍着胸脯放话:这防线,志愿军插翅也难飞过来!
美国人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但也逃不过毛主席和彭老总的火眼金睛。美军表面上喊着“先停火后谈判”,实际上是想趁机调整部署、卷土重来。
这种阴谋,让毛主席和彭老总果断下令:集中九个军的兵力,突破三八线,占领汉城、江陵,要彻底砸烂敌人的如意算盘!
但问题来了,这场关键战役该让谁挂帅?彭老总目光扫过一众将领,最后定格在一个人身上——那就是志愿军副司令韩先楚。
说起韩先楚,他可是军中有名的“狠角色”。
自1930年投身革命以来,他就像一直延续着不败的神话,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打到解放战争,从没有过败绩!
抗日战争时期,韩先楚参加过著名的平型关战役,所率领的一一五师首战告捷,歼日军1000余人。
后来太原失陷后,他所在的一一五师三四四旅随第一二九师主力南下太行,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韩先楚更是战功赫赫!1946年5月,他指挥3个师发起鞍海战役,带领部队勇猛无畏,接连夺取鞍山、海城、大石桥等重要城镇,给国民党军队以沉重打击。
紧接着,在新开岭战役中,面对国民党号称“千里驹”的第25师,他力排众议,坚持战斗,率领纵队第10师从200里外日夜兼程,以旋风般的围住了进攻的敌军,将其团团包围。
依据他的作战方案,经过半天的战斗,便取得胜利,更是歼灭国民党军8000余人,首创东北战场一次战役,全歼国民党军一个精锐师的辉煌战绩 !
这一战,让韩先楚声名远扬,也让敌人对他闻风丧胆,“旋风司令”的名号自此在军中叫响。
因为他打仗风格跟刮旋风似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敌人送他外号“旋风司令”。
更让人记住他的是解放海南岛,面对薛岳的“伯陵防线”,他亲自走访渔民,研究潮汐规律,更是力排众议,提前带领部队用木帆船跨海作战。
在1950年4月16日晚,他亲率3万子弟兵,乘着400多艘风帆船,冲破国民党军舰拦截。
经过激烈战斗,部队成功在海南岛的临高角抢滩登陆,随后韩先楚指挥部队一路势如破竹,向岛内纵深推进。
4月30日,韩先楚指挥第40军把红旗插到了海南岛最南端,宣告海南岛全部解放,仅仅14天,就让薛岳苦心经营的“伯陵防线”土崩瓦解,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
而这次碰上李奇微这么个新对手,还真就需要韩先楚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猛将,来给他来个下马威!
时间来到1950年12月,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前夕,彭老总指着地图上的临津江防线,神色凝重地问韩先楚:“这第一道防线不好啃,你怎么看?”
韩先楚嘴角一扬,露出标志性的自信笑容:“突破这防线?小意思!”
因为韩先楚早把敌军的“命门”摸得透透的。
这美军防线看似严密,但在韩先楚看来,他们的兵力部署明显是给自己留了撤退后路,和一线南朝鲜军离得十万八千里,真打起来,支援根本指望不上。
而南朝鲜军那战斗力,在志愿军眼里,基根本不足为虑,因为此前与志愿军的交锋中,多次一触即溃,根本不足为惧。
更有把握的是,韩先楚在派人侦查时,发现了一个关键细节:敌人的侦察机每天下午4点40分便准时收工,而当地的日落时间是17点03分。
这短短23分钟的“空窗期”,在韩先楚看来,就是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只要掐准这个时间,志愿军就能避开美军大部分侦察,悄悄的摸到敌人阵地前,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于是经过战前会议决定,把总攻时间就设置在日落前20分钟,也就是下午4点40分。
这个时间天还没完全黑,能见度还好,炮兵射击准头高,能够精准地打击敌人的阵地;到时如果美军反应过来,那么天也差不多黑透了,他们也许连志愿军影子都摸不着,只能在黑暗中盲目射击,根本无法对志愿军构成有效威胁。
在突破口选择上,韩先楚更是剑走偏锋,他挑了个弯向南边的江段,从地形看,这里堪称“死亡之地”!
因为两侧的敌人都能发起攻击,志愿军进攻时得面临三面火力压制。
但韩先楚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越危险的地方,敌人越觉得安全,防范肯定松懈!为了让敌人彻底放松警惕,他还派出佯攻部队,在正面战场跟南朝鲜军“激情互殴”。
南朝鲜军被打得晕头转向,一门心思防正面,压根没注意到真正的杀招藏在哪里?
与此同时,北岸的志愿军没闲着,悄悄搞起了“地下工程”。
他们挖的地下工事悄无声息地往南岸延伸,一直修到敌人眼皮子底下。从外面看,地面上平平无奇,没有丝毫异样,实则地下早已“暗流涌动”,战士们藏在里面养精蓄锐,就等总攻号角吹响。
1950年12月31日下午4点40分,载入史册的时刻到了。
此时的李奇微正和高级将领们围坐在一起,举杯欢庆新年,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压根没察觉到,一场灭顶之灾即将降临。
“咻!咻!咻!”临津江北岸,三枚信号弹划破天际!
紧接着,100门大炮同时向敌军阵地倾斜着炮弹,李奇微苦心经营的防线瞬间化作火海。
炮弹爆炸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所到之处火光冲天,敌军阵地也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几乎同一时间,无数志愿军战士从地下工事里一跃而出,呐喊着向南岸冲向。
看着志愿军像汹涌澎湃的潮水涌来,势不可挡之势!美军这边彻底慌了神。
想支援?距离太远,鞭长莫及;想反击?太阳快落山了,连志愿军位置都摸不准,只能像无头苍蝇似的乱开枪。
而此时39军116师346团的战士们,更是勇猛到离谱!他们仅用5分钟,就冲过北岸开阔地、踏过临津江、翻越南岸峭壁,干净利落地端掉敌人火力点。
11分钟!号称固若金汤的第一道防线,轰然倒塌!
十多万南朝鲜军队吓得魂飞魄散,撒腿就跑。
时任南朝鲜第一师师长的白善烨,看着防线崩溃,部队四散逃窜,羞愧得掏出手枪准备自杀,要不是美国顾问眼疾手快,他当场便“领盒饭”。
溃逃的南朝鲜军像决堤洪水,也冲散了美军第二、三道防线。
志愿军乘胜追击,令联合国军的李奇微防线全线溃败。
在汉城司令部的李奇微得到消息后,正庆祝跨年的他也坐不住了,一边下令部队在汉城到釜山集结,死守第四道防线;一边忙着破坏机场设施,烧毁重要文件,准备脚底抹油。
而且他在临走前,还特意留下一张:“向尊敬的中国军队指挥官致敬”的字条!
这场战役,志愿军歼敌19000余人,自身伤亡仅5800余人,是抗美援朝第一阶段五次战役中伤亡最少的一次。
它不仅打破了联合国军坚守三八线的幻想,粉碎了敌人“先停火,后谈判”的阴谋,从军事上和政治上给予敌人沉重打击!
从东北平原到朝鲜半岛,从白山黑水到琼州海峡,韩先楚用一场场经典战役,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他敢于冒险、善于出奇,总能在绝境中找到破局之道。
他的军事智慧,不仅赢得了战士们的爱戴,更让敌人不得不心服口服。
即便硝烟早已散去,“旋风司令”的故事,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为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 上一篇:萧衍:半生雄图开梁业,一念佞佛毁江山
- 下一篇:瑞昌一中的老师有点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