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年等在纪念彭德怀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上)
发布时间:2025-07-15 15:55 浏览量:1
伟大一生功昭千秋
——纪念彭德怀同志诞辰100周年
张万年 迟浩田
彭德怀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今年10月24日,是他的100周年诞辰。
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他伟大的一生,寄托我们不尽的思念。
(一)
彭德怀同志戎马一生,身担大任,为人民军队的创建与发展,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建立了卓著的历史功勋。
彭德怀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苦难的童年生活和黑暗的社会现实,磨炼了他勇敢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1916年春,他怀着“扶弱救贫”的理想,到湘军中当兵。1926年5月任营长,率部参加北伐战争。这时,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下,他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懂得了“共产党的任务,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产党员就是要为这样的理想社会奋斗终身”。1928年春,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与滕代远、黄公略等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平江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平江起义是在中国革命处于非常艰难的情况下发动的,它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湖南的统治,发展壮大了革命武装力量,在中国革命和我军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这年底,红五军同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会师,为坚持井冈山斗争和开辟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形势的发展,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经过缩编、恢复,后来又扩编为红三军团,并在1930年8月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一军团组成红一方面军。此后,他相继担任红一方面军副总司令兼红三军团军团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员、红一方面军司令员等重要领导职务。在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和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他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战术原则,指挥部队打了许多大仗、硬仗、恶仗,多次在关键时刻使党中央和红军摆脱危险境地。毛泽东曾赋诗赞扬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作为红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坚定的政治品质,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在红军中森得了祟高的荣誉,为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底得了很高的威望,受到全军将士的爱戴。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彭德怀任副总司令。他在华北战局十分危急的时刻,协助朱德总司令率部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迅速打开华北敌后坑战的局面,创建了晋察冀、晋西北、晋西南、晋冀豫、冀鲁豫和山东扰日根据地。1940年4月,朱德由华北抗战前线返回延安,彭德怀全面担负起直接领导华北敌后抗战的重任,组织指挥了著名的“百团大战”,给华北敌军以沉重打击,进一步坚定了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提高了我党我军的声望。在华北敌后抗战严重困难的时期,他坚决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制定的战略方针,认真执行对敌斗争和精兵简政等“十大政策”,领导华北军民团结一心,艰苦抗战,粉碎了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使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中华民族坚持长期抗战,夺取最后胜利的重要战略基地。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和七届一中全会上,彭德怀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8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他在领导华北人民抗日武装同日本侵略者进行长期的浴血奋战中,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人民尊敬的民族抗战英雄。
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后为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直接指挥了解放西北的作战。1947年3月,国民党军25万人向陕甘宁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中共中央决定撤离延安,同时将陕甘地区部队2万多人组成西北野战兵团,由彭德怀统一指挥。他坚决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作战方针,采用“蘑菇战术”,率部与强敌周旋于陕北黄土高原,一个半月内在青化贬、羊马河和蟠龙镇三战三捷,稳定了西北战局。随后,他又指挥西北野战军执行战略牵制任务,先后发起偷林、沙家店、延清、宜ill、澄合、荔北等战役,取得了西北战场的空前大捷,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战略决战。1949年5月下旬至年底,他率领第一野战军进军大西北,相继解放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和平解放了新疆,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创建了辉煌的业绩。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临危受命,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自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他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经过血与火的较量,把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回“三八线”,并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上将克拉克曾不无伤感地说:“美国上将在一个没有打胜的停战书上签字,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在这场现代化的战争中,志愿军面临技术装备劣势和异国作战、后勤保障极端困难等不利条件。彭德怀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依靠祖国人民的全力支持,以大无畏的气魄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率领中华英雄儿女克服重重困难,战胜了拥有第一流现代化技术装备之敌,打出了国威军威,取得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胜利,光荣地履行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崇高的荣誉,为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蔽得了一个相对安全可靠的和平环境,为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进入相对的和平建设时期,开始由建军的初级阶段进入建军的高级阶段。彭德怀是新中国国防建设和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从1952年7月至1959年8月七年多的时间里,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坚决执行毛泽东同志关于建设正规化、现代化国防军的指示,作出了许多重大决策。在他的主持下,我军顺利进行了几次大的精简整编,在较短时间里完成了由单一兵种向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他多次深入国防工程建设工地和海边防岛屿、哨卡,调查了解国防设施和海边防军事斗争情况。仅在1954年4月至1955年9月一年多时间里,就把我国1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全部视察一遍,为研究制定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方针,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他为新中国国防建设和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奠定了长期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
彭德怀伺志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丰富的治军经验和军事理论,是我军建设宝贵的精神财富。
彭德怀在参与领导人民军队创建与发展的过程中,坚决拥护毛泽东同志制定的正确的建军原则,始终强调要按照人民军队的特征建设人民军队,坚持把党的绝对领导放在首位。平江起义后,他首先在红五军从上到下设立党代表制,连以上建立党的秘密支部(当时军队党组织是秘密的),设立政治工作机关,保证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和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抗日战争开始后,由于国民党的干涉,八路军中曾一度取消了政治委员和政治部(处)制度,使党对军队的领导和政治工作受到削弱。为此,他和朱德、任弼时等同志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建议恢复政治委员和政治部(处)制度,指出八路军绝不能被国民党同化掉,必须保证和加强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必须保证工农成分的绝对优势,必须保证高度政治工作传统和保持学习制度。在解放战争中,他领导西北野战军开展“新式整军”运动,加强党的领导,进行阶级教育和党的政策纪律教育,极大地鼓舞了部队士气,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一文,对此给予极高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多次讲,革命胜利了,我军所处的环境变化了,但是绝不能放松党对军队的领导,要加强党委集体领导和首长分工负责制。他强调,在进入现代化建设时期仍然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使军队的政治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
彭德怀善于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特征,从客观实际出发,实施正确的战争和作战指导。在红军初创时期,他及时总结红五军在湘鄂赣边独立坚持游击战争的经验,在写给党中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红军作战必须集中力量做盘旋式的游击;不宜分兵对敌,分则气虚胆小;力避硬战,打破恃险死守,以避实就虚,专击小敌;务须按照地形、敌情而采取适当的集中与分散来应付客观环境等。
这些论述,对红军初创时期游击战争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抗日战争中,他根据毛泽东同志确定的持久战和游击战的战略方针,结合实际作了许多具体的论述。如广泛开展全民族的群众性游击战争,应成为整个抗战中的最重要部分,是群众直接参加抗战的最高形式;在军事指导原则上,一定要确立积极作战、打击敌人的思想,以分散对集中,以集中对分散,寻找战机,歼灭敌人弱小部分等。在解放战争中,他执行毛泽东关于在运动中大量歼敌的战略战术,提出“诱敌深入,扰疲与分散敌人,利用根据地条件,寻找敌之过失,各个歼敌主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慎重选择第一仗,务求必胜”等作战指导思想,并在实战中创造一系列运动歼敌的作战范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根据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技术装备处于绝对劣势和朝鲜地幅狭小的客观情况,提出“阵地战与运动战相配合”的作战方针。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他又把阵地战提到重要的战略位置,指挥志愿军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阵地防御战和阵地进攻战,形成一套依托阵地积极防御的新战术,取得了在现代战争中以弱胜强的宝贵经验。
他坚持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十分重视根据地建设,提出要把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武装斗争放在同等位置上看待。他率领红五军从井冈山重返湘鄂赣边区开展斗争时,就深切地体会到,红军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把武装斗争同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没有根据地,武装斗争就不能持久;没有武装斗争,根据地就建立不起来。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提出要把创建和巩固抗日根据地作为我军坚持敌后抗战,争取全国抗战局面转机的重要任务来认识,并结合华北敌后扰日根据地的斗争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使人民战争和根据地建设在抗日战争中得到新的发展。
彭德怀在致力于新中国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许多很重要的思想。他指出: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应当着眼于提高军队的质量,进行有计划的整编,一些相应的正规制度也要尽快建立起来。在他主持下,我军实行了一系列重大的调整,如把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把军官生活由供给制改为薪金制,实行了军衔制、军官退役制,先后制定并颁发了一系列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不仅使我军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且激发了广大官兵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加强了部队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在军事训练中,他根据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反复强调要充分认识现代战争的特征,深刻了解现代战争需要具备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通过严格正规的军事训练提高部队战斗力。
他积极支持刘伯承、叶剑英等军委领导同志创办各类军事院校和军事科研机构,加快培养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人才。他还强调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不仅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起来,还必须用现代军事科学武装起来。在他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倡导下,我军的军事科研工作迅速起步,各类军事教材、条令、条例得以研究制定和充实完善。
彭德怀丰富的治军经验和军事理论,对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夺取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对于指导新中国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认真学习彭德怀的治军经验和军事理论,对于新形势下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