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阴法唐将军在我连蹲点,亲眼见他有一套自创速记符号…
发布时间:2025-07-29 14:27 浏览量:1
曾和阴法唐老首长住隔壁
张世连
中篇:
我们气象站宿舍和阴主任的住室仅一墙之隔,自然和阴主任见面较多。
社教刚开始不久,一天阴主任参加我们气象站学习讨论。他非常和蔼可亲,我们都不拘束。只见他偶而会把我们讨论发言的内容在他那个厚厚的硬皮笔记本上记录几笔。后来我惊奇的发现他在笔记本上除记的人名是用汉字外,其余写的字我都不认识,全是曲曲拐拐的“符号”。我看了看不像藏文,心中忽然想起曾听人说过新闻记者采访时,有专用的非常简明的速记书写符号,心想主任写的一定是速记符号吧。顿时我也萌生若遇机会有条件一定要学速记,这多省时间多实用呀!我向战士们一说这个发现,从此我气象站的战士们都知道阴主任是使用速记符号作记录。
后来在一次闲聊中我听计算兵张崇贤说,阴主任那“符号字”不是记者们用的速记符号,是自己发明创造且只有自己认识的符号字,既简单又保宻。”嘿!我觉得很惊奇,感到老首长真厉害。
有一天晚饭后阴主任在气象站门口和我们站里战士们聊天,不知怎么聊起了藏族文字的话题。这时我正好从连部回来,看到主任用树枝在地下边划边讲(大意是):“学藏文并不难,先学字母,后学拼音。字有字头字尾……”我立刻驻足细听。由于我没从头听,又没藏语藏文基础,听的是云里雾里……后来我插话说:“我想学记者那速记符号,那才省时省力,多实用呀!”
阴主任接我的话说:“其实不需要专门学习记者们用的那速记符号,自己完全可以制作。比如中国共产党这个词,可用中共两字代表,还可把中和共各取半块组成一个字代表……可用这方法把比较常用的词如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等一概简化再简化,就能取得自已想要的效果。听到主任说到这里,我自然相信了张崇贤说的关于阴主任自创简明符号的话。
后来我听连长和指导员说,阴主任等首长们用的笔记本是军区统一编号配发的,每本用完都放在保密室保管。另外还听郑科长说阴主任每晚都要听一小时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的藏语广播。这些听来的信息都加深了我对首长的了解,也增长了我的常识。
为了配合部队的政治教育,军区文工团演出四川方言话剧《夺印》,我们连组织干部战士集体乘卡车去军区大礼堂观看。当我连干部战士看到熟悉的社教工作组成员钟达元干事在其中表演一名中农成份的社员那维妙维肖的谈吐及表情,大家都很佩服他的演技。
看完军区文工团节目回来后,苏甫明副指导员开始着手准备我连参加元旦全团联欢会演的事,他挑选了一部分干部战士用业余时间排练节目,参练人员都纷纷要求钟干事指导编排和演练。我连当时试排节目较多,我还依稀记得其中有电台一台报务主任傅长明手抱月琴(或是秦琴我记不清了)领演领唱,由无线排排长张华双、侦察排副排长陈俊贤、通讯员林学富等人共同表演的《我们的鼓动组》;有电台二台台长杜正发那悠扬动听的《二胡独奏》;电台台一台长杨全宗主演的活报剧《边境印度兵》;陈少华等人的群口词;还有我和无线电技师段中林也瞎胡凑合了一个自编自演对口相声《学雷锋,树新风》。
一个星期天开始排练,只见钟达元干事指导排练节目经验非常丰富,常常示范施教,很受大家尊敬和爱戴。未曾料到郑化济科长在这方面也是行家里手,他在听到我和段中林第一次配合练习说对口相声时,发现问题就及时指出说:“你们的剧本我事先看过,内容可以。能把多数用来讽刺社会现象为特色的相声创作成正面描述一名战士学雷锋的成长过程,这思路新颖。但是你俩河南人这普通话都不怎么样,搞个“四不像”就影响效果。我建议你俩都用平时习惯了的河南话说这对口相声就很好。”我们虚心接受科长意见,立刻改用河南话说,确实自觉轻松顺溜,更方便临场发挥。
当我们大家观看活报剧排练时,只见杨全宗装扮成印度大军官身披斗篷,手持(文明棍)手杖,视察边防哨所向印军兵训话,他很认真的表演。排练完这场后,郑科长向杨全宗指出他拿(文明棍)手杖动作太单一,显得呆板。应根据情节进展,变换多种姿势。只见郑科长拿过杨全宗手中道具——那根手扙,示范了三个动作:一是右手执扙指向半空比划,口中念念有词;二是持扙的右手突然把手扙放在肚子前边拄地,随即左手掌压住右手背双手拄着,人身呈三足鼎立状态,目光呆滞一阵。第三个动作是猛转身,把手杖抡到背后双手横握,然后迈起四方步走动。我看到那动作很专业,心中很佩服。
这排练场就在气象站门口院埧上,围观人不少。干部除我外,都参加过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战士中有几位老班长也参加过。大家看了这活报剧《边境印度兵》都触景生情,纷纷议论这个不叫人省心的鄰居——印度总在边境挑事,实在讨厌。这时阴主任也来到战士们中间了,他向大家说:“代表印度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当权者,为缓和他国内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需要,很可能会长期在边境搞些摩擦、冲突或小规模战争,我们务必做好常备不懈。”这时看排练节目的一个气象站新战士问阴主任说:“阴主任!常听首长们说我们决不打第一枪,我就想不通,这总是被动还击多亏。”阴主任很耐心地解释说(大意):“我们是战略上不打第一枪,但不等于战术上不打第一枪。他印军打我一枪输了理,我就可以还他十枪,甚至更多。哪里有利我们就在哪里打,一直打到他服输。不该打时,决不开枪,那瞪眼睛、亮拳头也会成为今后边境斗争的常态,我们决不示弱。我们要按毛主席教导有理、有利、有节……”阴主任一开讲,哗啦围了一大圈干部战士。只听杜正发轻声说:“首长讲的是辩证思维……”阴主任一看排练节目停了,马上喊:“小苏(指苏副指导员)!继续排练,继续排练。”
社教工作组从1964年11月中旬在我连蹲点至1965年4月初,试点工作圆满结束。首长们离开连队时,全连官兵都有送别亲人远行的感觉,留下的满是敬意与不舍。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张世连:1942年3月生于西安,1958年12月入伍。1961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侦察学校,1964年7月毕业分配至西藏军区炮兵独立308团指挥连历任气象站长、副连长。后调入四川省苍溪县武装部任参谋。1985年3月转业到洛阳市工作,2002年3月退休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