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铁林到于和伟,演员们对饰演伟人趋之若鹜,都想接班唐国强?

发布时间:2025-08-04 21:35  浏览量:1

2012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红军东征》播出,饰演毛主席的演员张铁林受到了不少批评。

张铁林

张铁林是“皇帝专业户”,但很多观众直言他演绎的毛主席形神俱灭,伟人气势明显不足,角色的感染力和唐国强版、古月版比相差太多。

“人家唐国强真的是在演毛泽东,而张铁林给人的感觉是在模仿唐国强。”观众的评价一针见血。

此外,张铁林的国籍也是争议点,《红军东征》制作方解释:“这根本不是问题,演员都是用演技说话的。如果有人总是抓住国籍问题不放的话,那很容易扼杀一个演员的潜质。”

张铁林

这样的解释显然没什么说服力,一方面,张铁林演技并不全面,塑造伟人本就勉强;另一方面,张铁林塑造的是新中国开国领袖,是受到百姓爱戴的伟人,他的外国国籍显然不“合规”。

如此“荒唐”的选角并不鲜见!

在电视剧《寻路》中,演员许铂岑饰演毛主席一角,同样受到了批评。

许铂岑

从眼神、手势到主席在长征中抽烟的细节,许铂岑都在模仿唐国强,但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效果。

许铂岑的眼神涣散,没能表达出伟人在革命斗争形势最复杂的时期的锐利;手势僵硬,显然是现学现卖;连抽烟的动作都像是在摆POSE,人物灵魂尽失。

许铂岑

此后,许铂岑又主演了电影《古田会议》,表演水准有所提升,但依旧脸谱化,达不到唐国强、古月的水平。

国家话剧院演员王晖在电影《风云1927》《忠诚与背叛》《通道转兵》等大银幕作品中多次塑造“毛泽东”形象,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少批评。

王晖

以电影《通道转兵》为例,与以往银幕上的毛泽东形象有所不同,该片要呈现出的是一个处于政治低潮、疾病缠身却呕心沥血、为红军指明正确方向的伟人形象,需要演员有一些突破,或者说通过表演给观众一个新的观察纬度,让观众更全面的了解伟人革命斗争史。

而王晖的表演并不“特型”,他是话剧演员出身,表演稍显程式化,神态捕捉不精准也不细腻,导致人物塑造扁平,伟人在逆境中的乐观、睿智表现不足,角色魅力大减。

在电视剧《西北岁月》中塑造毛主席一角的是演员佟瑞欣,他是唐国强之后塑造中年时期伟人次数最多的特型演员,作品包含《长征大会师》《走向大西南》《西北岁月》等。

个人感觉,佟瑞欣的表演模式几乎是复制唐国强,重点突出伟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与谋略,对人物生活化的塑造生硬,表演痕迹重,想要做到形神兼备非一朝一夕。

于和伟

如今,演员于和伟要在《伟大的长征》中塑造“毛主席”一角了,按他的表演水准,不出意外的话,他又要“献丑”了!

唐国强、古月、王霙是特型演员的标杆,成功的背后是他们的表演天赋和对角色孜孜不倦的研究。说白了,饰演伟人并不是件容易事,特型演员并不是人人都能当的。

王晖(右)

而演艺圈的演员们为何对饰演伟人领袖趋之若鹜,笔者觉得为自己“镀金”的嫌疑大,于和伟、张铁林以及佟瑞欣、王晖等人都是演艺圈的知名演员,说白了争着去演伟人不是为了片酬,而是为了给自己镀一层金,让自己未来的路又红又专又顺。

但“张铁林们”却无意间损害了伟人的影视印象,是不是该自我反思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