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问耿飚该授什么军衔,耿飚笑答:不知道,但肯定在你前面!

发布时间:2025-08-28 10:58  浏览量:10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在解放军里,许世友的脾气有名,谁见了都得让三分。但偏偏有个人敢当面跟他开玩笑,还让许世友无言以对。

1980年,许世友将军在北京与老战友耿飚相聚,两人聊起25年前的授衔往事。

许世友问耿飚当年若在军中会授什么军衔?耿飚嘿嘿一笑说:“我不知道,但肯定会在你前面!”这段往事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红四方面军里的友谊

许世友和耿飚,他们的交情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

许世友出生于1905年,年轻时就加入了革命队伍,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很快在红四方面军中崭露头角,担任红四军军长。

而耿飚出生于1909年,同样也是红四方面军的重要将领,任职红四团团长。

红军时期的战斗环境艰苦,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将士们在血与火的考验中结下了生死之交。

许世友和耿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相识相知。

许世友性格豪爽直率,作战勇猛,在红四方面军中有"虎将"之称;而耿飚则沉稳细致,善于谋划,两人在作战风格上形成互补,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1936年,经历了漫长艰苦的长征后,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在随后的红军大学学习期间,许世友和耿飚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两人的友谊进一步深化。

那时的红军大学是培养革命骨干的摇篮,许世友和耿飚都在这里系统学习军事理论和革命思想,为日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准备。

在红军大学学习期间,许世友经常和耿飚讨论军事战略问题。

许世友对实战经验有独到见解,而耿飚则对理论研究很有心得,两人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这段时期的交流和学习为两人日后在各自岗位上的出色表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战场到政坛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世友和耿飚都投入到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

许世友在山东地区开展游击战,以机动灵活的战术打击日军,屡建战功;耿飚则在华北地区参与指挥作战,同样表现出色。

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两人又投入到了解放全中国的战斗中。

在解放战争中,许世友担任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司令员,级别为正兵团级,直接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

他率领部队英勇作战,为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而耿飚则担任华北第二兵团副司令兼参谋长,级别为副兵团级,同样在战场上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和耿飚的职业道路开始出现分叉。

许世友继续在军队系统工作,而耿飚则在1950年被调往外交部工作,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这一调动看似普通,却对耿飚的军衔评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建军以来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授衔仪式。

在这次授衔中,许世友因其在军队中的突出贡献和崇高地位,被授予上将军衔,在上将名单中排名第六位,这是对他军事才能和革命贡献的极高肯定。

而此时的耿飚因已调往外交部工作,不在军队序列中,因此未能参与这次评衔。

一句玩笑话里的深厚情谊

到了1980年,许世友和耿飚都已是古稀之年,两人在军委再次共事,许世友担任军委委员,而耿飚则担任军委秘书长兼国防部长。

值得一提的是,耿飚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军衔的国防部长,这一独特身份也成为了两人那次著名对话的背景。

那天,许世友到北京办事,专门抽时间去看望老友耿飚。两位老战友相见,格外亲切。

他们聊起了过去的战斗岁月,回忆红军时期并肩作战的情景,感慨革命道路的艰辛与胜利的来之不易。聊着聊着,话题不知不觉转到了1955年的授衔上。

许世友突然问道:"老耿啊,我一直好奇,如果你1955年还在军队,会授予你什么军衔呢?"

这个问题看似随意,实则包含了许世友对老战友的关心和好奇。耿飚听后,笑了笑回答:"别的不敢讲,肯定会在你前面。"

这句玩笑话引得两位老将军哈哈大笑。表面上看,这只是朋友间的玩笑话,但实际上却反映了两人之间的真实情况。

按照当时的军队序列和职务,如果耿飚1955年仍在军队,确实很可能获得比许世友更高的军衔或相同军衔但排名更靠前。

在革命队伍中,军衔和排名往往与个人能力、贡献和资历密切相关。耿飚的回答虽是玩笑,却也道出了他在军队系统中的真实地位。

无军衔的国防部长

历史总有许多巧合和独特安排。耿飚1950年调往外交部工作,开始了他在外交领域的新征程。

作为新中国外交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他为国家的外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外交部工作期间,耿飚参与了许多重要外交活动,为新中国打开国际交往的大门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正是这一调动,使得耿飚错过了1955年的军队授衔。

当他的老战友许世友等人穿上崭新的军装,佩戴上将军衔时,耿飚正在外交战线上为国家争取国际支持和理解。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革命分工的需要。

1980年,耿飚重返军队系统,被任命为军委秘书长兼国防部长。此时的他,已经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党内拥有崇高地位。

但由于历史原因,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军衔的国防部长。这一独特身份,也成为了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特殊注脚。

作为国防部长,耿飚统领全军,参与重大军事决策,但身上没有任何军衔标识。这种情况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然而,耿飚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丰富的革命经验,出色地完成了国防部长的职责,赢得了全军上下的尊重和爱戴。

许世友和耿飚在1980年重新共事,两位老战友配合默契,为中国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他们的友谊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从红军时期的并肩作战,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各自岗位上的奋斗,再到晚年在军委的共同工作,始终保持着深厚的革命友谊。

许世友和耿飚这两位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告诉我们,革命友谊经得起时间和岁月的考验。

他们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虽然职业道路有所不同,但革命的初心始终如一。

那句关于军衔的玩笑话,不仅仅是朋友间的调侃,更是对各自革命历程的认可和肯定!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新中国外交风云》、《许世友传》、《耿飚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