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网友提问:中国对外国人格外宽容,为啥就不肯原谅日本人?
发布时间:2025-09-11 05:49 浏览量:8
一切都很简单,真实,直接。中国被欺负过太多,所以今天的和平被一层又一层地保护着。游客们站在“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前的队伍里,没有一个是无所谓的。不是悲伤压抑,而是那种像往日雷雨过后的安静,没人声音高,大家低头,只是默默排着。他们不是为过去哭泣,他们只是清醒地,继续生活着。是不是很奇怪?有些年轻人还带着小孩,小孩东张西望,大人只是盯着那些展板。有没有人觉得这样有些沉闷取决于当代的幸福程度?事实就是,中国人懂得幸福的重量,也知道和平有多难得。
行走在中国的街头,不少外国人都说中国人宽容,有时候甚至让他们有点不敢相信这种好意是免费的。贾和普第一次落地中国,她回忆起机场那点事,脸上憋不住笑。她说刚到就一群男人向她冲,她脑子里直接转坏了:“要抢劫了吗?”其实没啥,他们是出租车司机,只不过太积极而已。中国人爱招呼外人,有时候热情过头吓着了人,派头不小。可以想见她当时紧张的表情,后来安全抵达目的地,才发现中国人原来只是想多拉一个乘客。可是这样也没毛病?来一趟中国,把误会当成笑料,她现在每年都回。
又比如英国那家人,五口人扎扎实实迷路,在便利店前团团转。没移动支付?没问题,老板一点也不着急,带他们操作,最后还把路给他们指清楚。整个过程中没人说他们烦,也没人嫌弃他们慢。英国游客一脸懵,但很快就跟着笑了,真就那种无缝融入城市烟火气。中国的移动支付不是障碍,它变成一种连接的工具。反倒让他们看到了便利背后的温柔。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喜欢帮忙,甚至有时候主动过度,别人还不太习惯。
再讲讲“老王”,他在河南路边摊被烟花炸响吓得直接站起来。周围人都还在吃饭,好像没人会觉得那个炮声有啥大不了。他本来以为自己要逃命,结果老板都没抬眼。伊拉克来的“老王”已经在中国待了十多年,现在是个网红,拍电影,参与中伊文化交流。春节这种场合,他还是没习惯烟花响声——这种反转的文化冲击感,老王自己说,生活在这,他早已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中国可能有些习惯让外人吃惊,但总归他们不会受到恶意。
体温枪也是趣事。非洲小哥第一次入境中国,医生拿着体温枪,他两眼一抹黑,直接躺地上做投降状。几个医生一开始吓得不行,后来解释半天他才明白不用怕,中国这边谁也不会对他怎样。这种随时切换的文化误会,在中国只会变成大家嘴里的段子。国内医生还是怜悯他,非洲小哥被他们接纳得很自然。对比一下,什么矛盾都不是问题,生活总比刻板印象真实。
美国古董商人埃文·凯尔这事更复杂些。2022年,他翻到一组照片,里面有侵华日军的罪证。他没有藏着掖着,而是主动交给中国外交部。中国方面回赠了一份国礼瓷,据说他是全球唯一一个收了这种礼品还活着的人。他说过那瓷器的价值根本无法用钱衡量。大家心里也清楚,对于那些罪证,真相被传递才是最重要的。这种事如果发生在别的国家,或许早就上了各类头条。可中国人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和气,只不过,老问题总是被别人用来问难。
外网知乎出现过一个有点让人尴尬的问题,一个日本网友不解:中国人这样宽容,为什么不能原谅日本人?这个问题很尖锐,很多中国人直接怼他。但历史不是一纸空文,新加坡历史学家Jimmy Flyal也接了话:“宽容得分对象,看对象。”这种观点已经广为流传。中国人不会忘记侵略,也不会爱戴战犯。问题出在日本人——大多数都没有为自己的国家行为说清楚。既然日本没有德国“华沙之跪”,中日之间的隔阂就不会消失。
多个外国人表达类似看法。日本喜欢修饰历史,也不会案板上点明自己干过什么。德国道歉了,日本却把战犯供在“鬼社”,大家都看得明白。中国人问得直接,那些犯罪者为什么一直受香火?外人也觉得不可理解。就算现在的日本年轻人不是当事者,历史依旧刻在中国记忆里。曾有中国记者去采访日本中学生,说到南京大屠杀对方一脸茫然。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故意装糊涂?事情到这里就变得复杂了,你说是不是该继续追究下去?
有些细节藏不住。有位在俄罗斯做过战地记者的大叔,去年带团队进了“鬼社”,拍下了不少画面。规则很奇怪,进门先三跪九叩,大多数摆个姿势敷衍一下,然后领说明进入。大叔不按规矩,从树丛走边门进去。工作人员指着哪些能拍哪些不能拍,偏偏他都拍了。他的影像里满墙都是战犯的照片。到了南京大屠杀那个展区,文字图片避开罪行,全变成所谓“挫败中国战争意志”。想想都揪心,连小孩都在现场盖战争武器印章,可能回去还会拿来当纪念品。也许他们不会深究父辈的事,或者深究了也不想承认吧。
在原爆纪念馆里,大叔又看见一墙的衣物,写满妇女儿童的苦难,男人踪影寥寥。现场更像是在宣传日本人的受害者形象,而不是战争的责任。大家都在感慨日本太可怜了,但是这是不是事实?旁边的历史书也就简单提到对华开战,更多是在暗示“中国欺负日本”。这种叙述让人不安,外人也会疑惑真正的历史在哪里。
后来他就在东池袋公园看到“永久和平”的石头,一旁有位日本大娘花也献了,祈福也做了。别人问她原因,只说“希望世界和平”,根本不清楚石头背面刻着甲级战犯名单。这是不是讽刺?到了这里才明白,日本社会对于己方罪行是怎么避开不谈的。“永久和平”可能只是口号,背后根本说不清楚。
安倍晋三还在731部队飞机前拍过照,怎么看都觉得怪异。他的真实想法无从知晓,不过公众很少追究。相比起来,德国人已经做了“华沙之跪”,被重新接纳。日本则总是有些人把错误美化成政绩。现实是,宽容不是无条件的,中日之间的分歧不是一句“原谅”就能解决。
话说回来,中国人确实爱欢迎外来朋友。谁来都能收到酒和热情。但也有底线。如果是朋友来了有美酒,如果是豺狼来了有猎枪。宽容有尺度,底线也很清楚。即使现在还有很多中国人喜欢日本动漫和文化,也想在南京举办“夏日祭”,结果这活动直接被取消。其实,这也说明中日之间依然有隔阂,需要警觉,不能糊涂。喜欢日本文化也好,活动能举办也行,但是历史不会被忘记。
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信息透明让所有细节都被大家看见。不管是外网知乎上的舆论,还是各个自媒体博主的记录,还有央视、江北融媒等等官方渠道的详细资料。只要最近几年有公开报道,都能为今天的观点撑腰。中国的宽容基于历史也基于现实,但说到底不是无底线。有人说中国人一边宽容一边警觉,其实谁又能说这就是错呢。宽容是现实的选择,警觉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平,现在的幸福,被保护得很妥帖,也许,这才是中国人的独特之处。**
**本文事件、细节均由外网知乎、食贫道·东瀛大宝荐、四川观察、江北融媒、央视等官方权威公开信源提供,内容数据均可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