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教育系统举行教师节庆祝大会,以“一三五十”计划助力教师阶梯式成长
发布时间:2025-09-11 20:52 浏览量:7
9月9日,门头沟区教育系统举行“传承师道,追光前行”第41个教师节庆祝大会和教师座谈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未来,门头沟区将创新“一三五十” (即“一年转正、三年出徒、五年成才、十年成名”)教师阶梯式成长路径,配套设计“四大工程”递进式培养模式,打造出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建设“京西教育新高地”奠定人才基石。
在2025年教师节座谈会上,门头沟区委书记喻华锋与全区学校教师代表交流座谈,为他们送上鲜花,向全体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对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多年来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喻华锋指出,教育是兴区之本,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促进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要以开放的胸怀办好教育,继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力度。同时,门头沟区将瞄准建设京西教育新高地,进一步推动高质量教育、素质教育双向发展,持续优化教育布局,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各部门要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教师安心从教、舒心从教创造良好环境,持续推动地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教师节庆祝大会分为“溯光・初心”“荣光・同行”“追光・致远”三个篇章。在“溯光・初心”篇章,学生代表以《永定河畔的师道星火》为主题深情献词,表达对老师们的尊敬与爱戴。“‘云板’铸造于1933年,曾是学校的报时器,承载着学校近一个世纪的教育记忆。”来自三家店小学的师生,展示了学校校史馆的镇馆之宝“云板”,讲述学校百年教育发展历史。门头沟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还发布组织编纂的《北京门头沟教育史》一书,向2025年新入职教师代表赠送首批书籍,将这份厚重的教育记忆与未来使命传递给青年教育工作者。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荣光・同行”篇章,来自门头沟区教育研修学院、付家台中心小学、北京市灵溪中小学生态教育基地三位教师代表深情讲述师德故事,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作为从教30多年的老教师,我能够有机会分享我的教育经验和成长故事,是很高兴和骄傲的。我们虽然不是站在讲台的老师,但我们要发挥作用,帮助更多教师站稳讲台。”门头沟区教育研修学院研修员董立志表示,希望能够和所有的教师一起,在从教路上不忘初心、勇毅前行。
此外,与会领导还为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代表、市级紫禁杯班主任、“银龄计划”教师代表等颁发证书,激励广大教师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的奉献精神。
在“追光・致远”篇章,新教师宣誓仪式庄重举行。全国模范教师、门头沟区王平中学教师王娜上台领誓。新入职教师们用一句句铿锵的誓言,彰显了青年教师传承师道、担当使命的坚定决心。“这次教师节活动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让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也意识到自己作为人民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未来,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关注学生成长,以德修身,立德树人,为学生做好榜样。”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京西分校新入职教师张宇青说。
“门头沟区围绕‘传承师道,追光前行’主题,深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持续弘扬教育家精神,将尊师重教的风尚传递到校园、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门头沟区委教育工委组织人事科科长李娜介绍,门头沟区也在教师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探索,在印发《门头沟区教育系统“一三五十”教师进阶培养方案(试行)》的基础上,探索优质教师培养路径,以“一年转正、三年出徒、五年成才、十年成名”的“一三五十”计划为教师设计阶梯式成长路径,并配套开展“种子工程”“百花工程”“春蕾工程”“秋实工程”四大工程,以递进式培养模式,打造高素质教师人才队伍,为教师提供更多成长的机会和平台,实现职业成长的“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