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我是相府假千金,而真千金竟是个小哑巴 众人都保我,只因

发布时间:2025-09-27 21:59  浏览量:14

导语

我是相府假千金崔嘉懿,顶着京城第一贵女的名头活了十几年。

直到真千金崔枝意回来,她瘦得像根草,还是个小哑巴。

前世她用命换我安康,却被我爹娘当成下毒者杖杀。

这一世,我跪在她坟前睁眼,正好撞上她刚回府的家宴。

污泥染了我的锦缎又如何?

谁再敢欺辱她,我便拿棍子打回去!

琴棋书画我教,风雨我挡,这一次,换我护她周全。

1

家宴的烛火晃得人眼晕。

崔枝意站在门口,像株被暴雨打蔫的野草。

粗布衣衫上沾着泥点,头发枯黄打结,明明和我同岁,身形却只有十二岁孩子般瘦小。

她怯生生地往里望,目光扫过满桌珍馐,最后落在我身上时,亮了亮。

母亲最先皱起眉,语气里满是嫌弃。

「怎么穿成这样就来了?还不快带二小姐下去换衣服!」

两个婢女上前要拉她,崔枝意却往后缩,双手紧紧攥着衣角,喉咙里发出「呜呜」的轻响。

她不会说话。

父亲轻咳一声,打破尴尬。

「嘉懿,这是你妹妹崔枝意,前些年在乡野养病,今日才接回来。」

他绝口不提「抱错」二字,只把崔枝意安了个「养病」的名头。

满座人都心照不宣,没人敢提我这个「假千金」的身份。

我放下银筷,朝着崔枝意笑了笑。

她像是受宠若惊,脚步轻轻挪了挪,想往我这边来。

「安分点!」母亲突然呵斥,「嘉懿身子弱,别冲撞了她。」

崔枝意的身子猛地一抖,停在原地,手指抠着衣料,指节泛白。

我掩着唇,故意咳了几声,脸颊瞬间染上绯红,像是下一秒就要呕出血来。

这是我多年的旧疾,前世靠名贵药材都没治好。

崔枝意「噌」地站起来,快步走到我身边,抬手想替我拍背。

母亲却伸手把她推开,力道之大,让她踉跄着差点摔倒在门槛上。

「嘉懿,快吃药。」母亲从锦盒里倒出一粒药丸,递到我嘴边。

温水送服后,我缓了缓,看向缩在角落的崔枝意。

她还蹙着眉,眼里满是担忧,全然忘了自己刚被推搡。

「母亲,」我开口,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你都把枝枝撞到角落去了。」

说着,我起身走到崔枝意身边,径直坐下。

她的粗布衣衫蹭到我的月白锦缎,留下一片泥印。

崔枝意慌忙往旁边挪,眼神里满是歉意。

我伸手,轻轻摸了摸她枯黄的头发。

发质粗糙,还沾着草屑。

「坐姐姐旁边,无碍。」

她愣住了,抬头望着我,眼里的疑惑慢慢变成了小心翼翼的欢喜。

烛火映在她眼底,像落了两颗星星。

我心里一酸。

前世她也是这样,小心翼翼地讨好所有人,却只换来一场杖杀。

这一世,我绝不会让悲剧重演。

2

第二日清晨,我刚醒,就听见院外传来争执声。

是崔枝意的声音,准确地说,是她喉咙里发出的「呜呜」声。

我披了件外衣,快步走出去。

只见几个洒扫的婢女围着崔枝意,手里的扫帚指着她,嘴里满是嘲讽。

「乡下来的野丫头,还敢碰嘉懿小姐的海棠花!」

「就是个哑巴,也配待在相府?不如早点滚回乡下!」

崔枝意蹲在地上,手里捧着一朵被折断的海棠花,眼眶通红,却发不出一句反驳的话。

她看见我,像是看见了救星,连忙站起来,比划着什么。

大概是想解释,花不是她折断的。

婢女们见了我,立刻换了副嘴脸,躬身行礼。

「嘉懿小姐。」

我没理她们,走到崔枝意身边,接过她手里的海棠花。

花瓣蔫了,断口处还很新鲜。

「这花,是谁折断的?」我的声音很淡,却带着寒意。

婢女们你看我,我看你,没人敢说话。

其中一个胆子大些的,小声道:「是……是二小姐自己碰断的,我们只是劝她,她还不乐意。」

我冷笑一声,转头看向院角的石榴树。

树下摆着一张石桌,桌上放着一个空的茶碗,茶渍还没干。

「方才我醒时,听见你们的声音,算着时间,你们至少在这待了一刻钟。」

「这茶碗里的茶,若是一刻钟前倒的,早该凉透了,可现在还冒着热气。」

「你们分明是刚从别处过来,看见枝枝在这里,故意找她麻烦,还敢撒谎?」

婢女们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崔枝意站在我身后,悄悄拉了拉我的衣袖,像是在劝我算了。

我拍了拍她的手,让她安心。

「去,把我院子里的那根青竹杖拿来。」我对身边的贴身丫鬟说。

很快,青竹杖递了过来。

我握着杖柄,看向那几个婢女。

「相府的规矩,以下犯上,该打多少板子?」

婢女们吓得扑通跪下,连连求饶。

「小姐饶命!我们再也不敢了!」

「饶命可以,」我举起竹杖,「每人十杖,自己动手,还是我来?」

她们哪里敢让我动手,只好相互轮流,拿起竹杖往自己身上打。

惨叫声此起彼伏。

崔枝意站在一旁,看着我,眼里满是震惊。

我打完杖,让管家把她们拖下去,罚三个月月钱。

院子里终于安静下来。

我转身,看向崔枝意,把竹杖递给她。

「以后再有人欺负你,就拿着这个打回去。」

她摇了摇头,把竹杖推回来,然后比划着:姐姐,我不敢。

我叹了口气,拉着她坐在石凳上。

「你不敢,姐姐帮你。」

「不过,光靠姐姐护着也不行。」

我从袖袋里拿出一本《千字文》,递给她。

「琴棋四书,日后姐姐亲自教你。」

「你喜欢哪样?」

崔枝意看着我手里的书,又看了看我,眼里慢慢蓄起泪水。

她突然扑过来,轻轻抱了抱我的胳膊,然后在我手心里写了两个字:都好。

3

教崔枝意读书,比我想象中难。

她没读过书,连字都认不全,只能靠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教。

好在她很聪明,教过的字,很快就能记住。

只是她性子太怯,上课时常走神,听见外面有动静,就会紧张地往门口看。

我知道,她是怕再被人欺负。

这天午后,我教她写「枝」字。

她握着笔,手腕发抖,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

我握着她的手,帮她调整姿势。

「别怕,慢慢来。」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轻笑。

「哟,嘉懿妹妹还真有耐心,教一个哑巴读书,怕是白费功夫吧?」

是吏部尚书家的千金,李婉清。

她身后跟着几个贵女,都是平日里和我一起参加宴饮的人。

她们走进院子,目光落在崔枝意身上,满是鄙夷。

崔枝意看见她们,立刻松开笔,缩到我身后,紧紧抓着我的衣袖。

李婉清走到桌前,拿起崔枝意写的字,嗤笑一声。

「这字写的,还不如三岁孩童,也配叫相府二小姐?」

其他贵女也跟着附和。

「就是,一个哑巴,就算识了字,又能怎样?」

「嘉懿妹妹,你还是别白费力气了,免得丢了你的脸面。」

我站起身,挡在崔枝意面前,冷冷地看着李婉清。

「我的妹妹,我愿意教,与你何干?」

李婉清愣了一下,大概没料到我会这么说。

她平日里和我交好,总爱跟在我身边,此刻却为了讨好其他人,故意刁难崔枝意。

「嘉懿妹妹,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李婉清收起笑容,「你是京城第一贵女,怎么能和一个乡下来的哑巴妹妹为伍?传出去,对你的名声不好。」

「我的名声,不用你操心。」我语气更冷,「倒是你,身为尚书千金,却在这里欺负一个不会说话的人,传出去,才会丢了你父亲的脸面。」

李婉清的脸色瞬间变了。

「你……你怎么帮着一个外人说话?」

「枝枝不是外人,她是我的亲妹妹。」我加重了「亲妹妹」三个字。

崔枝意从背后探出头,看着我,眼里满是感激。

我回头,对她笑了笑,然后看向李婉清。

「请你们离开,不要打扰我教妹妹读书。」

李婉清还想说什么,却被身边的贵女拉了拉。

她们大概是怕把事情闹大,不好收场。

李婉清瞪了我一眼,带着人悻悻地离开了。

院子里恢复了安静。

崔枝意松开我的衣袖,走到桌前,拿起笔,重新写了起来。

这一次,她的手腕不再发抖,写出来的「枝」字,虽然还是有些歪,但比之前工整了很多。

她把写好的字递到我面前,眼里满是期待。

我拿起纸,点了点头。

「写得很好,比之前进步多了。」

她开心地笑了,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看起来很可爱。

我看着她的笑容,心里暗暗发誓。

以后,我一定要让她每天都能这样开心地笑,再也不会有人敢欺负她。

4

日子一天天过去,崔枝意渐渐开朗了些。

她不再像刚回府时那样怯生生的,偶尔还会主动和我分享她的小发现。

比如,她在花园的角落里发现了一种不知名的草药,会比划着告诉我,这种草药可以治咳嗽。

我一开始没在意,直到有一次,我咳嗽得厉害,她偷偷把那种草药熬成汤,端到我面前。

汤的味道有些苦,但喝下去后,咳嗽确实缓解了不少。

我这才发现,她对草药似乎很有天赋。

这天,母亲突然把我叫到她的院子里。

她坐在梳妆台前,手里拿着一面铜镜,神色有些复杂。

「嘉懿,你最近和枝意走得太近了。」母亲开口,语气带着一丝不满。

「她是我的妹妹,走得近些,有什么不对?」我反问。

母亲放下铜镜,转过身看着我。

「你是京城第一贵女,将来要嫁入高门的,不能总跟一个乡下来的哑巴妹妹待在一起。」

「她的身份,会影响你的前程。」

我心里一冷。

果然,母亲还是只看重我的身份和前程,根本不把崔枝意当女儿。

「母亲,枝枝是你的亲生女儿,你怎么能这么说她?」

母亲的脸色变了变,避开我的目光。

「我知道她是我的女儿,可她……她毕竟在乡野待了十几年,性子野,又不会说话,根本登不上台面。」

「我已经为你选好了一门亲事,是镇国公府的世子,下个月就要上门提亲了。」

我愣了一下,镇国公府世子?

前世,母亲确实为我选了这门亲事,可后来因为我病得太重,婚事不了了之。

「母亲,我不同意。」我立刻拒绝。

母亲惊讶地看着我。

「为什么?镇国公府是名门望族,世子温文尔雅,配你正好,你为什么不同意?」

「我不想嫁入镇国公府。」我语气坚定,「而且,我不会为了自己的婚事,放弃枝枝。」

母亲的脸色沉了下来。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要为了一个哑巴妹妹,毁了自己的前程?」

「枝枝不是负担,她是我的妹妹。」我看着母亲,「如果镇国公府因为枝枝,就不愿意娶我,那这门亲事,我不嫁也罢。」

母亲气得浑身发抖。

「你……你真是被那个哑巴妹妹迷了心窍!」

「我告诉你,这门亲事,由不得你不同意!」

「如果你敢因为她,毁了这门亲事,我饶不了你!」

我转身,准备离开。

走到门口时,我停下脚步,回头看着母亲。

「母亲,如果你真的为我好,就请你善待枝枝。」

「她是你的亲生女儿,你不该这么对她。」

说完,我大步走了出去。

回到院子里,崔枝意正在院子里晾晒草药。

她看见我,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跑了过来,比划着问我怎么了。

我看着她担忧的眼神,心里的委屈瞬间烟消云散。

我摇了摇头,对她笑了笑。

「没事,母亲只是和我聊了聊家常。」

她还是有些担心,拉着我的手,往屋里走,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一颗糖,递给我。

那是我上次给她的,她一直没舍得吃。

我接过糖,剥开糖纸,放进嘴里。

甜甜的味道,从舌尖蔓延到心里。

有她在身边,再难的事情,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

5

镇国公府世子上门提亲的那天,相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母亲一早就让人给我打扮,换上了华丽的衣裙。

我坐在镜前,任由丫鬟为我梳妆,心里却很平静。

我已经想好了,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让母亲把崔枝意当成牺牲品。

就在这时,崔枝意突然跑了进来。

她神色慌张,手里拿着一张纸,比划着什么。

我接过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母亲要把我送走。

我的心猛地一沉。

我立刻站起来,拉着崔枝意,快步往母亲的院子里走。

刚到门口,就听见母亲和镇国公夫人的对话。

「……我家嘉懿,是京城第一贵女,配世子正好。」母亲的声音带着讨好,「只是她那个妹妹,性子野,又不会说话,留在府里,怕是会打扰到他们小两口的生活。」

「我已经想好了,等他们成婚后,就把那个妹妹送到乡下的庄子里去,省得丢了相府的脸面。」

镇国公夫人的声音传来:「还是相府夫人考虑周全,这样也好,省得日后生出什么事端。」

我气得浑身发抖,推开门走了进去。

「母亲,你不能把枝枝送走!」

母亲和镇国公夫人都愣住了,没想到我会突然闯进来。

母亲脸色一变,连忙站起来。

「嘉懿,你怎么来了?不是让你在屋里等着吗?」

「我要是不来,怎么会知道你要把枝枝送走?」我拉着崔枝意,走到母亲面前,「枝枝是你的亲生女儿,你怎么能这么对她?」

母亲的脸色很难看,却还在强辩。

「我这也是为了你好,她留在府里,对你的婚事不好。」

「我的婚事,不需要用枝枝的幸福来换!」我语气坚定,「如果镇国公府因为枝枝,就不愿意娶我,那这门亲事,我不嫁了!」

镇国公夫人的脸色瞬间变了。

她大概没料到,我会为了一个哑巴妹妹,放弃镇国公府的亲事。

「嘉懿小姐,你可要想清楚了。」镇国公夫人开口,「镇国公府的婚事,可不是谁都能得到的。」

「我已经想清楚了。」我看着她,「我不会为了一门亲事,放弃我的妹妹。」

崔枝意拉了拉我的衣袖,眼神里满是担忧,好像在劝我不要为了她,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我回头,对她笑了笑,示意她放心。

母亲气得说不出话来,指着我,半天说不出一个字。

「你……你真是要气死我了!」

「母亲,如果你非要把枝枝送走,那我就和她一起去乡下。」我语气决绝,「我说到做到。」

母亲看着我坚定的眼神,知道我不是在开玩笑。

她叹了口气,无力地坐在椅子上。

「罢了罢了,我不送她走就是了。」

镇国公夫人见事情闹成这样,也没了继续谈下去的心思,说了几句客套话,就带着人离开了。

亲事就这么黄了。

母亲虽然生气,但也没再提送崔枝意走的事。

崔枝意拉着我的手,在我手心里写了三个字:对不起。

我摇了摇头,摸了摸她的头。

「不用道歉,姐姐保护你,是应该的。」

她看着我,眼里满是泪水,却没有掉下来。

我知道,她心里一定很感动。

从那天起,母亲对崔枝意的态度,虽然还是有些冷淡,但至少不再像以前那样嫌弃她了。

6

转眼间,到了中秋节。

相府要举办家宴,还邀请了一些亲朋好友。

崔枝意特意换上了我给她做的新衣服,是一件浅粉色的襦裙,衬得她皮肤白皙了不少。

她站在我身边,紧张地攥着裙摆,眼神里满是不安。

我拍了拍她的手,轻声安慰:「别怕,有姐姐在。」

家宴开始后,宾客们陆续入座。

有人看到崔枝意,难免会露出惊讶的神色,毕竟她之前在相府几乎没露过面,还带着「哑巴」的标签。

席间,户部侍郎家的公子端着酒杯走过来,目光落在崔枝意身上,带着几分轻佻。

「相府二小姐?久仰大名,只是不知二小姐会不会用手语给我们助助兴啊?」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眼神里满是戏谑。

崔枝意的脸瞬间涨红,低下头,手指紧紧抠着桌布。

我放下酒杯,站起身,挡在崔枝意面前,冷冷地看着户部侍郎家的公子。

「我妹妹不善言辞,就不陪各位助兴了。」

那公子却不依不饶,晃了晃手里的酒杯:「嘉懿小姐何必护着她?不过是个哑巴,让她表演一下怎么了?」

「你说什么?」我语气更冷,「我看你是喝多了,连基本的尊重都忘了。」

户部侍郎连忙上前打圆场:「嘉懿小姐息怒,犬子只是玩笑话,别当真。」

「玩笑话也该有分寸。」我没有退让,「我妹妹虽然不会说话,但她心地善良,比某些只会用言语伤人的人强多了。」

那公子脸色铁青,却不敢再反驳,只能悻悻地回到座位上。

崔枝意拉了拉我的衣袖,眼神里满是感激。

我坐下后,给她夹了一块她爱吃的桂花糕。

「别理他们,吃点东西。」

她接过桂花糕,小口小口地吃着,脸上慢慢有了笑意。

宴席过半,崔枝意突然起身,比划着要去院子里透透气。

我担心她一个人会出事,便跟着她一起出去。

院子里很安静,只有月光洒在地上,像一层薄薄的霜。

崔枝意走到一棵桂花树下,抬头看着满树的桂花,眼神里满是向往。

她突然蹲下身,在地上捡起一片掉落的桂花叶,然后在我手心里比划着。

我看了半天,才明白她的意思。

她是说,这片桂花叶可以入药,能治头痛。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她对草药的了解这么深。

「你怎么知道这些的?」我问。

她低下头,在我手心里写:小时候在乡下,奶奶教我的。

原来,她在乡下时,跟着奶奶学过草药。

我心里一阵酸涩,她在乡下的日子,一定很辛苦。

「以后,你要是喜欢草药,姐姐就帮你找更多的医书,好不好?」

她抬起头,眼里满是惊喜,用力地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脚步声。

我们回头一看,是父亲。

父亲走到我们面前,看着崔枝意,眼神里带着几分复杂。

「枝枝,之前是父亲不对,对你关心太少了。」

崔枝意愣住了,大概没料到父亲会突然跟她道歉。

她张了张嘴,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父亲叹了口气,从袖袋里拿出一个玉佩,递给崔枝意。

「这是你母亲当年生下你时,我给你准备的,一直没机会交给你。」

崔枝意接过玉佩,紧紧握在手里,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我看着这一幕,心里也暖暖的。

或许,父亲对崔枝意,并不是没有感情,只是之前被偏见蒙蔽了双眼。

7

自从中秋节后,父亲对崔枝意的态度好了很多。

他不仅不再嫌弃崔枝意,还经常问起她的近况,甚至会主动给她买一些她喜欢的草药。

母亲虽然还是有些冷淡,但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对崔枝意恶语相向。

崔枝意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她每天除了跟着我读书,就是研究草药。

我帮她找了很多医书,她看得很认真,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会比划着问我。

这天,宫里突然传来消息,说太后病重,太医们都束手无策,皇帝下令,让百官举荐民间名医。

父亲回到家,愁眉苦脸地坐在书房里。

我知道,父亲是在担心,如果举荐不到合适的名医,会惹得皇帝不满。

崔枝意看到父亲发愁的样子,走到我身边,比划着问我发生了什么事。

我把太后病重的消息告诉了她。

她听完后,眼神里闪过一丝犹豫,然后又坚定起来,拉着我的手,往书房走去。

我们走进书房时,父亲正在唉声叹气。

崔枝意走到父亲面前,比划着,意思是她或许能治好太后的病。

父亲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

「枝枝,太后的病连太医都治不好,你一个小姑娘,怎么能行?」

我知道父亲是担心崔枝意惹祸,连忙开口:「父亲,枝枝对草药很有研究,或许她真的有办法。」

父亲看着我,又看了看崔枝意,犹豫了很久,才点了点头。

「好吧,那我就进宫举荐你,只是你要记住,若是治不好,后果会很严重。」

崔枝意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坚定。

第二天,父亲带着崔枝意进宫了。

我在家里焦急地等待着,心里很担心崔枝意的安危。

直到傍晚,父亲才带着崔枝意回来。

他们一进门,我就看到父亲脸上满是笑容。

「嘉懿,太好了!枝枝把太后的病治好了!」

我愣了一下,随即激动地跑到崔枝意身边,拉着她的手问:「枝枝,你真的把太后治好了?」

崔枝意笑着点了点头,比划着告诉我,她用了一种很稀有的草药,再配合针灸,就把太后的病治好了。

皇帝很高兴,不仅赏赐了崔枝意很多金银珠宝,还封她为「仁慧县主」。

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嘲笑崔枝意是个「哑巴」了。

他们提起崔枝意时,都会恭敬地称她为「仁慧县主」。

崔枝意的名声,在京城越来越大。

很多人都来找她看病,她都一一答应,用她的草药,治好了很多人的病。

我看着崔枝意忙碌却开心的样子,心里也替她高兴。

这一世,她终于不用再受委屈,终于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8

崔枝意成为「仁慧县主」后,来找她看病的人越来越多。

她在相府的院子里开辟了一个小药圃,种满了各种草药。

每天,她都会在药圃里忙碌,浇水、施肥、采摘草药,脸上总是带着笑容。

这天,我正在房间里看书,崔枝意突然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盒子,比划着让我打开。

我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一支钗子。

这支钗子很眼熟,我仔细一想,才想起这是前世我送给崔枝意的那支钗子。

我愣住了,看着崔枝意,眼里满是疑惑。

她拉着我的手,在我手心里慢慢写着。

原来,她早就知道我们俩抱错的真相。

当年,在乡下抚养她的奶奶,在临终前告诉了她真相,还把这支钗子交给了她,说这是我送给她的。

她一直把这支钗子当成宝贝,小心翼翼地珍藏着。

前世,她之所以会冒险用家族秘药救我,就是因为感激我前世偶尔对她的「小善意」。

我看着崔枝意,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前世,我对她的好,不过是举手之劳,可她却记了这么久,甚至愿意用自己的命来换我的命。

「枝枝,对不起。」我哽咽着说,「前世,我没有好好保护你,让你受了那么多委屈,最后还……」

崔枝意连忙用手擦去我的眼泪,比划着说:姐姐,过去的事都过去了,现在我们好好的,就够了。

我点了点头,紧紧抱住崔枝意。

「嗯,现在我们好好的,以后姐姐会一直保护你,再也不会让你受委屈了。」

从那天起,我们姐妹俩的关系越来越好。

我们不再有「真假千金」的隔阂,只是彼此最亲近的姐妹。

母亲看着我们和睦的样子,心里也渐渐放下了对崔枝意的偏见,开始真正把崔枝意当成自己的女儿。

她会主动给崔枝意做衣服,会关心崔枝意的身体,甚至会跟着崔枝意一起研究草药。

父亲也经常带着我们姐妹俩出去游玩,享受天伦之乐。

相府里的气氛,越来越温馨。

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崔枝意用她的善良和努力换来的。

她不仅治愈了别人的病,也治愈了我们一家人之间的隔阂。

9

边境突然传来消息,说爆发了瘟疫,很多百姓都染病去世了。

皇帝派了很多太医去边境,却都没能控制住瘟疫的蔓延。

朝廷上下,都陷入了恐慌。

崔枝意得知消息后,主动向皇帝请命,要去边境救治百姓。

父亲和母亲都很担心她的安危,劝她不要去。

「枝枝,边境很危险,瘟疫也很可怕,你一个女孩子,去了太危险了。」母亲拉着崔枝意的手,眼里满是担忧。

崔枝意却摇了摇头,比划着说:太后和百姓都需要我,我不能不去。

我知道崔枝意的性格,她决定的事情,就不会轻易改变。

我走到父亲和母亲面前,开口说:「父亲,母亲,我想和枝枝一起去边境。」

父亲和母亲都愣住了,异口同声地说:「不行!你身子弱,去了边境会出事的!」

「我没事的。」我笑着说,「枝枝去救治百姓,我可以帮她整理医书,记录药方,还可以照顾她的生活,不会给她添麻烦的。」

崔枝意也比划着,恳求父亲和母亲同意。

父亲和母亲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要是遇到危险,一定要立刻回来。」母亲哽咽着说。

我们点了点头,收拾好行李,就跟着军队一起前往边境。

边境的情况,比我们想象中还要糟糕。

到处都是染病的百姓,他们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让人难以忍受。

崔枝意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开始救治百姓。

她每天都在病患中穿梭,诊断、配药、针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我在一旁帮她整理草药,记录每个病患的症状和用药情况,尽量帮她分担一些压力。

有时候,我会劝她休息一下,她却总是比划着说:还有很多百姓等着我救治,我不能休息。

看着崔枝意疲惫却坚定的身影,我心里既心疼又骄傲。

在崔枝意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百姓康复了。

瘟疫的蔓延,也渐渐得到了控制。

皇帝得知消息后,非常高兴,下旨嘉奖了崔枝意,还派了更多的药材和粮食到边境。

边境的百姓都很感激崔枝意,他们把崔枝意当成了救苦救难的菩萨,到处传颂着她的事迹。

两个月后,瘟疫终于被彻底控制住了。

我们收拾好行李,准备回京城。

临走那天,很多百姓都来送我们。

他们手里拿着自家种的蔬菜和水果,非要塞给我们。

崔枝意看着这些热情的百姓,眼里满是感动。

她比划着,告诉百姓们,以后如果再遇到困难,一定要告诉她,她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百姓们都点了点头,看着我们的马车渐渐远去,还在不停地挥手。

10

回到京城后,皇帝亲自在城门口迎接我们。

他看着崔枝意,眼里满是赞赏。

「仁慧县主,你为朝廷立下了大功,你想要什么赏赐,尽管开口。」

崔枝意比划着说:我不要赏赐,我只希望百姓们都能安居乐业,不再受病痛的折磨。

皇帝听了,更加赞赏崔枝意。

他下旨,在京城建立一座医馆,让崔枝意担任医馆的馆主,专门为百姓看病。

崔枝意很高兴,立刻就投入到医馆的建设中。

医馆建成后,每天都有很多百姓来这里看病。

崔枝意总是很耐心地为他们诊断、配药,从不收取任何费用。

她的善举,赢得了更多百姓的尊重和爱戴。

我也没有闲着,我凭借自己的才学,在京城开办了一所书院,专门招收那些家境贫寒却热爱读书的孩子。

我亲自教他们读书写字,希望他们能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父亲和母亲看到我们姐妹俩都有自己的事业,并且都在为百姓做贡献,心里非常欣慰。

他们经常去医馆和书院看望我们,还会帮我们打理一些琐事。

这天,镇国公府派人来相府提亲,不过这次,他们提亲的对象,不是我,而是崔枝意。

镇国公世子说,他在边境时,亲眼看到了崔枝意救治百姓的样子,被她的善良和勇敢深深打动,希望能娶她为妻。

崔枝意得知消息后,有些犹豫。

她拉着我的手,比划着问我的意见。

我笑着说:「枝枝,这是你的终身大事,你要跟着自己的心走。如果你喜欢世子,就答应他;如果你不喜欢,就拒绝他,姐姐永远支持你。」

崔枝意想了很久,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比划着说:我现在只想好好经营医馆,为百姓看病,暂时不想考虑婚事。

镇国公世子得知崔枝意的决定后,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没有强求。

他说,他会等崔枝意,直到她愿意嫁给自己为止。

我看着崔枝意,心里满是骄傲。

她不再是那个刚回府时怯生生的小哑巴了,她现在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追求,已经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的女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崔枝意的医馆帮助了很多百姓,我的书院也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

我们姐妹俩在京城,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再也没有人会提起「真假千金」的话题,在大家眼里,我们都是相府的好女儿,都是为百姓做贡献的好人。

我知道,这一世,我们都没有辜负彼此。

我们用自己的努力,改写了前世的悲剧,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未来的日子,我们还会一起努力,为百姓做更多的好事,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