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郭生奇遇记

发布时间:2025-10-02 05:30  浏览量:1

泰安府的郭秀才,是个出了名的“愣头青”。读书不算顶聪明,却有股子轴劲儿——为了弄明白《论语》里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能拉着樵夫、货郎聊上半天;写文章没什么华丽辞藻,却句句实在,像他这人一样,透着股乡土的憨气。他家住城郊郭家村,父母早亡,就靠几亩薄田和给人写书信过活,日子清贫,却总爱帮衬邻里,谁家有红白事,他都主动去写对联、记礼单,分文不取。

这年重阳节,郭秀才应朋友之邀,去泰山脚下的酒馆赴宴。朋友都是些寒门书生,几杯浊酒下肚,就聊起了科考的烦心事。郭秀才酒量浅,没喝几杯就有些晕,想着回家,便起身告辞。出了酒馆,天已经黑透,山路崎岖,他又辨不清方向,走着走着,竟绕到了一片荒坟地。

荒坟地里杂草丛生,墓碑歪斜,风吹过,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有人在哭。郭秀才心里发毛,却强装镇定,嘴里念叨着“子不语怪力乱神”,脚下加快了脚步。可没走几步,就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摔了个嘴啃泥。他爬起来一看,竟是个摔碎的酒葫芦,葫芦旁还坐着个穿青布长衫的老者,须发皆白,正眯着眼笑。

图片为AI生成

“小伙子,走路看着点,别把我的酒葫芦踩坏了。”老者声音洪亮,一点不像荒坟里的“东西”。郭秀才愣了愣,拱手道:“老伯,晚辈迷路了,不知您可知下山的路?”老者指了指旁边的一块青石:“坐下来陪我喝杯酒,我就告诉你。”说着,从怀里又掏出个酒葫芦,倒了一杯递给郭秀才。

酒液清澈,还带着股松针的清香。郭秀才接过,抿了一口,只觉得浑身暖洋洋的,晕意也消了大半。老者笑道:“我是这泰山的‘山神小吏’,专管山间的花草鸟兽。见你心善,又懂礼数,才愿帮你。”郭秀才这才明白,自己遇到了仙人,连忙道谢。

老者又说:“你虽憨直,却有慧根。明年科考,你若能过了乡试,我再给你个大机缘。”说罢,指了指前方:“顺着这条路走,就能到郭家村了。记住,往后遇到难事,就对着泰山的方向喊三声‘青衫翁’,我会来帮你。”郭秀才刚想再问,老者却化作一阵清风,不见了踪影,只留下那只酒葫芦,静静躺在青石上。

郭秀才把酒葫芦揣在怀里,顺着老者指的路,果然很快回了家。从那以后,他读书更用功了,白天种地、写书信,晚上就挑着油灯读到深夜,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对着酒葫芦念叨,竟也渐渐有了思路。

次年春天,郭秀才去济南府参加乡试。考场上,他看到题目“天下有道”,想起青衫翁说的“心善则路通”,便结合村里的事,写了篇朴实却真挚的文章,把百姓的苦、对太平日子的盼,都写了进去。放榜时,他竟真的中了举人,虽然名次靠后,却也让郭家村的人都替他高兴。

可刚高兴没几天,麻烦就来了。济南府的同知李大人,是个贪官,见郭秀才中了举,就想让他送些贺礼,不然就找借口不让他参加会试。郭秀才家里穷,哪有银子送礼?李大人便派人把他叫到衙门,故意刁难:“郭举人,听说你文采不错,我这有个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我就放你去会试;若对不出,就别想了!”

上联是“官大权重,金银铺路通青云”。这明显是嘲讽郭秀才没钱没势,郭秀才气得脸都红了,却一时想不出下联,只能站在原地。就在这时,他想起青衫翁的话,悄悄对着泰山的方向喊了三声“青衫翁”。

刚喊完,就听见窗外传来一阵松涛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他耳边说:“下联可对‘品正行端,良心为尺量天地’。”郭秀才眼前一亮,连忙说道:“下联是‘品正行端,良心为尺量天地’!”

图片为AI生成

李大人愣了愣,没想到郭秀才竟能对出这么工整又有骨气的下联,心里又惊又气,却也没办法,只能放郭秀才去参加会试。

会试在京城举行,郭秀才一路节俭,到了京城,连客栈都住不起,只能在破庙里暂住。考试前一天,他发现自己的笔墨纸砚都被人偷了——原来是李大人怀恨在心,派人偷了他的东西,想让他无法考试。

郭秀才急得团团转,只能又喊“青衫翁”。这次,青衫翁没有现身,却从窗外飘进来一张纸、一支笔、一块墨,纸上还写着“憨直为本,真诚为笔”。郭秀才感动得热泪盈眶,握着笔,心里充满了力量。

考试时,他沉着冷静,把自己对百姓生活的观察、对为官之道的理解,都写进了文章里。放榜时,他竟中了进士,虽然是三甲,却也能被派到地方做官了。

郭秀才被派回泰安府,做了个县令。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还减免了百姓的赋税,帮着村民修水渠、种庄稼。百姓们都爱戴他,说他是“郭青天”。

有次,泰安府遭遇旱灾,地里的庄稼都快枯死了,百姓们急得团团转。郭秀才想起青衫翁,便带着百姓去泰山脚下祭拜,对着泰山喊“青衫翁”。没过多久,天空就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地里的庄稼得救了。

图片为AI生成

百姓们都说,郭秀才是神仙保佑的好官。郭秀才却笑着说:“不是神仙保佑,是良心保佑。只要心里装着百姓,就算遇到难事,也总有办法解决。”

后来,郭秀才做了几十年官,一直清廉正直,深受百姓爱戴。他退休后,回到了郭家村,还把青衫翁送的酒葫芦供奉起来,时常对着葫芦念叨,像是在跟青衫翁聊天。

直到现在,泰安府的老人们还会给孩子讲郭秀才的故事,说:“做人要像郭秀才一样,憨直善良,有骨气,就算出身贫寒,也能靠自己的努力和良心,闯出一片天地。”而泰山脚下,那片曾经的荒坟地,也被百姓们改成了一片松树林,人们说,那是青衫翁在守护着郭秀才,守护着泰安府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