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对毛主席的感情,古今中外是独一份的,没有第二
发布时间:2025-11-14 13:07 浏览量:5
第十五届全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过,引起广泛关注的,似乎并不是体育赛事,而是开幕式,那融合着科技的美轮美奂的画面,令外国网民艳羡不已。
不过,在国内,引起更广泛关注的,还不是开幕式的现场,而是开幕式的直播。准确地说,是直播时万人齐唱《歌唱祖国》那一段。现在网上切片搬运得特别多。
为什么这一段直播引发了国人更加广泛的关注呢?因为,这一段不仅激发了网友对祖国的热爱,更激发了网友对毛主席热爱与怀念之情,以至于弹幕满屏了。
弹幕里,“毛主席万岁”“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这样的留言,还都是加着感叹号的,密密麻麻,如洪水一般滚滚而出,那场面可真是太壮观了,当然也是太让人感动了,简直难以言表。
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对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感情,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少,恰恰相反,人民对于毛主席的感情,不减反增,时间越长,越是怀念毛主席。
这种情况,即国人对于开国领袖毛主席的感情之深厚绵长,可以说,在古今中外都是独一份的。古时候哪个朝代的开国君主受到人民这样的热爱?外国哪个国家的开国元首受到人民这样的热爱?
虽然其他朝代、其他国家的人民对开国君主、开国元首也会爱戴,但像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热爱、怀念毛主席这样的广度与深度,尤其是深受广大底层老百姓的爱戴,可能找不到第二个。
毛主席何以能够得到中国人民如此广度与深度的热爱呢?这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建设了新中国,还在于毛主席心中装着人民。这就是以心换心。
一句“为人民服务”,就牢牢、深深地扎根人民心中,成为人民评判一切官员、一切政策的标准,而没有任何人敢于不按照这个标准去做。
这固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但是客观来说,理念落实到行动上,需要行动,需要垂范。毛主席正是起到了这个作用。无论时代走到哪一天,人民群众总是会用毛主席时代的精神风貌去比照。
所以,谁违背了这一标准,可能暂时可得平安乃至可以横行,但却终要下台,甚至受到审判。任何政策在实行中发现偏离了这一标准,也肯定要被叫停。
“为人民服务”,就这样成为铁的准绳,成为金科玉律,烙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群众以此关照官员与政策。
与“为人民服务”并列深入人心的,是“共产党员不谋私利”。毛主席说,“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这也成为人民群众批判一个官员的标准。
在毛主席时代,官场整体上是风清气正的,官员贪腐现象很少见。这是今天人民群众怀念毛主席时代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可避免的,老百姓会拿过去的官员与今天的官员对照,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好了,精神上却还没有得到满足,其中之一,就是对社会公平的追求。这是新时代在这方面,还在继续努力,而毛主席时代就是人民群众心中的参照。
我虽然反对违背历史粉饰、遮掩前三十年的某些问题,但是我也坚决反对抹黑、否认前三十年的伟大成就。
正确的历史观,是既要认识到前三十年出现的问题,也要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建立在前三十年的基础之上。
别的不说,最起码前三十年的教育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大量人才。正如杨振宁先生所说,如果没有义务教育的普及,深圳的工厂里招不到合格的工人。
新中国在一片废区中站立起来,先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压制,在当时险象环生的国际环境里举步维艰,能站得稳立得住实属不易。
毛主席时代的有些今天看来是过急乃至过激的做法,比如大跃进,很大程度上属于历史的局限性所致。那时候与西方对立,近于隔绝,受限于苏联的信息,受限于落后的认知,看不到世界全貌与科学真理。
今天,中国已经登顶世界,放眼世界,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历史局限,完全能够把“为人民服务”和“共产党员不谋私利”这两个标准体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