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迫取代弟弟成为状元,曾任两位皇帝之师,为“忠规德范”宰相

发布时间:2025-07-06 19:49  浏览量:1

“自古哪里有弟弟列于哥哥前面的?应该是先兄后弟嘛!”

据史载,宋庠和宋祁一起考进士,结果弟弟宋祁的考卷很优秀,朝廷拟将宋祁定为状元,宋庠则是第三,礼部也着手将宋祁上奏为状元。

这兄弟俩同时高中同科进士的事,引起了刘太后(章献皇后)的兴趣。因为‬她‬‬的权威‬建议‬‬,礼部只好重新排名,最终皇帝亲定哥哥‬宋庠为状元。

宋庠家教优越,父亲名玘(pǐ),曾任九江掾。

宋庠父亲与母亲钟氏,结婚‬多年‬,没有‬子嗣‬。

他们‬到庙里烧香,乞求早日生下贵子。

母亲当夜梦见身着红衣的人送她一颗大珍珠,接受后即身怀有孕,醒了以后,觉得周身温暖,不久,即生下宋庠。

母亲后来还夜梦道士给了她一卷书,道士告诉母亲说,你将来要把这卷书送给你小儿子啊。

梦醒后,宋庠母亲身边真的就有一卷书,那便是《小戴礼》,两年后,宋祁也出生了。

他们‬兄弟俩都是才学过人。

北宋仁宗年间,宋庠、宋祁进京赶考。

行至安州北三十里处时,看见一条河因刚下大雨,河水陡涨。兄弟俩看见河中漂着一堆想要渡河的蚂蚁,只因河水冲击,蚂蚁们无法渡河。

宋庠见状,一时间动了恻隐之心。他顺手折了一根长长的树枝,树枝上还抹了蜜糖,他把树枝伸到蚂蚁面前,蚂蚁们闻到蜜糖味儿,便顺着爬到了树枝上,宋庠便举起树枝,将蚂蚁们渡到了对岸。

然后他还把自己带的干粮拿出来掰碎,让蚂蚁们饱餐了一顿,才离开继续前行。

后来‬他的‬家乡专门‬修造了一座桥,方便让过往行人通过,并命名为“渡蚁桥”。

宋郊在成为了状元之后,正所谓树大招风、至刚易折,他在朝堂上引起一些人的嫉妒,有人还在他的名字上做起了文章,甚至有人直接诬陷名字有问题。

原来,宋庠的名字不叫宋庠,叫宋郊。

翰林学士李淑向皇帝进言,说宋郊的名字很不吉利,“宋”与国同名,“郊”音同“交”,是交替、交换的意思,他的姓和名连在一起,意思就是说宋朝要被更替、要被取代。

宋仁宗下令让他立刻改名。

于是宋郊就从自己的字(宋郊,字伯庠)中取了一个“庠”,改名为宋庠,然后把自己的字改成了“公序”,这才躲过了一场劫难。

中状元后,宋庠先被封为“大理评事”(负责司法的官员),到襄州(今湖北襄樊)上任,后又被召进京应试,升为“太子中允”,在国史馆监修国史。

宋庠为官正直,不畏豪强,敢于伸张正义。

他在做史馆修撰、知审刑院期间,密州豪绅王澥不顾官府规定私自酿酒,官府派人和邻人一起抓捕他治罪。

王澥骗其家奴说,这伙人是来偷酒的盗贼。他的奴才就将邻居父子4人全部打死。由于当时宰相陈尧佐的关照和庇护,州官只判王澥的奴才死罪,而王澥却逍遥法外。

宋庠得知这一情况后,不畏强权,据理力争,终将王澥绳之以法。

宋庠身居高位,却生活俭约,与其弟宋祁风流倜傥、喜好游宴、豪华奢侈、纵情玩乐的作风构成强烈的对比。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范仲淹去世后,宋庠接替了范的职位任参知政事。

后因其弟宋祁的儿子与犯了造敕牒罪的张彦方交往,被谏官包拯指控为不能严管子弟,以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徙许州(今河南许昌)、河阳(今河南孟州)等地。

他被贬至许州时,看到许州城里有一个占地百余亩的大湖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以横堤相隔,东湖水深且水位高,但水面较小,西湖比东湖大数倍却水很浅。

就兴工疏浚了西湖,并凿断横堤使两湖相通,连成一片,给许州平添了无限风光,受到人们‬称颂。

西湖疏浚完工后,宋庠欣然命笔,写下了《重展西湖》记之:

绿鸭东陂已可怜,更因云窦注西田。

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南极目天。

向阳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

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辞闲州不计年。

这首‬诗描述了他凿通西湖时的喜悦心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厌恶官场庸俗生活的强烈感情。

从踏上仕途的那一天起,宋庠就受到章献太后即刘娥的赏识。他高中状元,得到大理评事的封职不久,老太后把他召到跟前关心询问,传下诏书,让他兼任太子中允一职,实际上‬就是皇子的老师,平时专为皇子‬讲经说史。

仁宗是一位十分重视师道和文才的皇帝。他‬专门设平章阁一个楼阁机关,当作专门为自己讲解经学和治国理政之道的处所。

仁宗感其忠直,将他一路提升,历任任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枢密使,封莒国公。

这样‬,宋庠亦师亦臣的地位更加突显,也足见仁宗对宋庠的垂爱。

英宗继位,他改任镇武军,改封郑国公,加衔司空,可谓是恩宠至极。

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宋庠病逝,享年70岁。

他平生端谨严整,为人平实正统,深得仁宗和英宗喜爱。

英宗皇帝因为他的这些特点,追赠他为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

甚至皇帝亲自为其书碑文,说他为官为人确实做到了“忠规德范”,为他竖起“忠规德范之碑”。

提起‬宋庠,让‬我们不得不惊叹他的博学多才以外,还不得不折服于他的从政方略。

他‬为相儒雅,遇事是非分明,为人正直,不畏强权,受到了人们尊重和爱戴。

他‬曾经说过:“自作聪明地怀疑别人,自以为是地伤害别人,这些事,我终身不为。”

他既是状元,也是宰相,还是帝师。在他身上,闪耀出足以让人钦敬不已的人生“传奇、功德和显耀”之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