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玄猫报德
发布时间:2025-10-28 04:00 浏览量:9
清嘉庆年间,东昌府高唐州有个落魄书生,名叫沈砚秋。他本是书香世家子弟,奈何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只剩一间祖传的老宅,孤零零地坐落在城郊。沈砚秋性情温厚,虽生活清贫,却始终坚守本心,每日埋首苦读,闲暇时便在院中种些花草,日子过得清淡却也自在。
这年深秋,连日大雨,气温骤降。一日傍晚,沈砚秋正对着一盏孤灯抄录经文,忽然听见院门外传来微弱的“喵喵”声,夹杂着风雨的呼啸,显得格外可怜。他心生恻隐,起身推开院门,只见昏黄的暮色中,一只黑猫蜷缩在门槛旁,浑身湿透,瑟瑟发抖。
那黑猫生得十分奇特,通身乌黑发亮,没有一丝杂色,唯有一双眼睛,像是浸在墨里的琉璃,绿莹莹的,透着几分灵性。它的右前爪受了伤,鲜血混着泥水,染红了身下的青石板。见沈砚秋开门,它也不躲闪,只是抬起头,用那双绿眼睛望着他,叫声里满是哀求。
图片为AI生成
沈砚秋心下一软,连忙俯身将黑猫抱起。猫身小巧,却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浑身冰凉。他快步走进屋,将黑猫放在暖炉旁,又找来干净的布条和伤药——那是他平日里自己跌打损伤时用的。他小心翼翼地为黑猫清洗伤口,上药包扎,动作轻柔,生怕弄疼了它。
“莫怕,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沈砚秋轻声说道,又去厨房煮了一碗温热的米粥,盛在碟子里放在黑猫面前。黑猫似乎通人性,对着他低低叫了一声,便低下头,小口小口地喝了起来。
自那以后,黑猫便在沈砚秋家住了下来。沈砚秋给它取名“玄墨”。玄墨性子沉静,不似寻常猫那般吵闹,每日只是安静地卧在书桌旁,陪着沈砚秋读书。有时沈砚秋读到深夜,倦意袭来,玄墨便会轻轻用脑袋蹭蹭他的手背,或是发出轻柔的叫声,像是在提醒他歇息。
沈砚秋的日子本就拮据,添了玄墨后,更是省吃俭用,却从未亏待过它。有好吃的,总会先分给玄墨;冬日里,会将它抱在怀里取暖;闲暇时,还会给它梳理顺滑的毛发。玄墨也极通灵性,每日清晨,会准时用叫声唤醒沈砚秋;沈砚秋外出买书或采买生活用品,它便守在门口,直到他归来才肯离开。
转眼到了次年春天,正是乡试之年。沈砚秋寒窗苦读多年,早已渴望能考取功名,重振家声。可乡试需前往省城,路途遥远,路费和食宿开销不小,他平日里仅靠替人抄书、代写书信维持生计,哪里凑得出这笔银子。眼看着报名期限日渐临近,沈砚秋愁得茶饭不思,整日唉声叹气。
玄墨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烦恼,每日都用那双绿眼睛默默望着他,眼神里满是担忧。一日夜里,沈砚秋伏案发愁,不知不觉趴在桌上睡着了。迷迷糊糊中,他感觉玄墨轻轻跳上书桌,用爪子拍了拍他的脸颊。他睁开眼,只见玄墨正对着他叫了几声,然后转身往门外跑去,跑几步便回头望他,像是在示意他跟上。
沈砚秋心中疑惑,起身跟着玄墨走出房门。夜色深沉,月光如水,玄墨在前面轻快地跑着,一路穿过院子,绕过屋后的竹林,来到一片荒草丛生的空地。这里是老宅的后院,平日里少有人来,杂草长得比人还高。
玄墨在一处土坡前停下,对着地面不停地用爪子刨着,同时回头对着沈砚秋叫了几声。沈砚秋走上前,借着月光一看,只见玄墨刨过的地方,泥土似乎有些松动。他心中一动,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拨开泥土。挖了约莫半尺深,忽然指尖碰到一个坚硬的东西。
他心中一喜,连忙加快速度,很快,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被挖了出来。沈砚秋打开铁盒,里面赫然是一锭锭银子,还有几件小巧的金饰,看样式,像是祖传之物,许是当年家中长辈埋下的,后来因变故未能取出。
“玄墨,你怎么知道这里有银子?”沈砚秋又惊又喜,抱起玄墨,忍不住亲了亲它的额头。玄墨蹭了蹭他的脸颊,绿眼睛里满是笑意。
有了这笔银子,沈砚秋的路费和食宿问题迎刃而解。临行前,他特意买了许多玄墨爱吃的小鱼干,仔细交代邻居张婆婆,帮忙照看玄墨。玄墨似乎知道他要远行,整日黏着他,眼神里满是不舍。
沈砚秋上路那日,玄墨一路送他到村口,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才恋恋不舍地转身离去。
省城的乡试竞争激烈,沈砚秋凭借扎实的学识,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了考试,中了举人。消息传回高唐州,乡亲们都为他高兴,纷纷前来道贺。可沈砚秋心中挂念着玄墨,考完试后便立刻动身返乡。
回到家中,沈砚秋刚推开院门,玄墨便像一道黑影般扑了过来,跳进他的怀里,用脑袋蹭着他的脖颈,发出欢快的叫声。沈砚秋抱着玄墨,心中百感交集,连日来的疲惫一扫而空。
然而,好景不长。沈砚秋中举的消息传开后,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城中恶霸赵三。赵三平日里横行乡里,欺压百姓,见沈砚秋中了举,便想拉拢他,若不肯,便想办法打压他。
一日,赵三带着几个打手来到沈砚秋家,假意道贺,实则想逼沈砚秋依附于他。沈砚秋性情刚直,断然拒绝。赵三恼羞成怒,扬言要拆了他的老宅,还要将他赶出高唐州。
沈砚秋虽是举人,却无实权,面对赵三的威逼利诱,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玄墨蹲在他身边,绿眼睛死死地盯着赵三等人,喉咙里发出低沉的低吼,像是在警告他们。
赵三见状,嗤笑一声:“不过是只畜生,也敢在我面前放肆!”说罢,抬脚便要去踢玄墨。沈砚秋连忙将玄墨护在身后,与赵三理论。可赵三根本不讲道理,挥手让打手们动手。
就在这时,玄墨猛地从沈砚秋身后窜了出去,像一道黑色的闪电,扑向赵三。赵三猝不及防,被玄墨挠了一脸,疼得大叫起来。打手们见状,纷纷上前去抓玄墨。玄墨身形灵活,在人群中穿梭跳跃,爪子和牙齿并用,将几个打手挠得狼狈不堪。
赵三又惊又怒,捂着流血的脸,嘶吼道:“给我打死这只畜牲!”
打手们拿着棍棒,对着玄墨乱打一通。玄墨虽然勇猛,却终究体型小巧,渐渐体力不支,被一根棍棒击中,惨叫一声,摔在地上,嘴角溢出鲜血。
“玄墨!”沈砚秋目眦欲裂,冲上前将玄墨抱在怀里。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新任知府巡查路过,听闻此处有恶霸闹事,便带人赶了过来。赵三等人见状,吓得魂飞魄散,想要逃跑,却被知府的手下当场擒获。
原来,这新任知府是沈砚秋的同科进士,为人正直。他早就听闻赵三的恶行,今日正好将他捉拿归案,依法处置。
沈砚秋抱着受伤的玄墨,泪水夺眶而出。他连忙将玄墨抱进屋,悉心照料。玄墨伤势极重,昏迷了三天三夜才醒过来。醒来后,它虚弱地看了看沈砚秋,用脑袋轻轻蹭了蹭他的手,像是在安慰他。
在沈砚秋的精心照料下,玄墨的伤势渐渐好转。只是经此一事,它的身体大不如前,平日里更多的是卧在沈砚秋身边,安静地陪着他。
后来,沈砚秋被任命为县令,前往外地赴任。他没有忘记玄墨的恩情,将它带在身边。无论走到哪里,玄墨都与他形影不离。
沈砚秋为官清廉,体恤百姓,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人们都说,他身边的那只黑猫是灵物,能护主报恩。沈砚秋常常对人说:“万物皆有灵性,你善待它,它必以真心相报。玄墨于我,不仅是宠物,更是恩人。”
多年后,玄墨寿终正寝。沈砚秋悲痛不已,将它安葬在自家后院的竹林旁,立了一块小小的石碑,上面刻着“恩猫玄墨之墓”。
此后,每逢清明,沈砚秋都会亲自到玄墨的墓前祭拜。他常常坐在墓旁,回忆起当年与玄墨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感激。而玄猫报恩的故事,也随着他的足迹,传遍了四方,成为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