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师忠魂「连载16」默默的耕耘:我的同事中的优秀民办教师代表1

发布时间:2025-11-01 00:18  浏览量:11

在广袤的农村基础教育这块土地上,全国曾经有几百万名民办教师,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地耕耘着,他们不求太多的报酬和回报,只求能用自己仅有的一点能力,为农村的基础教育,为生养他们的这块土地,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而在他们当中,就涌现过无数比较优秀的民师,仅在我的同事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代表。

在我曾经所在的乡中心小学里,有这样一位一年级的女教师,她能算得上是一个老民师了,由于她的教学经验丰富和能力很强,所以学校一直让她担任一年级的语文课教学,并担任班主任。众所周知,大学教授的课是好上的,只要开讲即可,当然自身也确实需要有那个水平才行。可是从某种意义上相对来说,小学一年级的课,才应该是最难上的。你看,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南师附小的斯霞老师,就是因为长期从事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和研究,成绩卓著,而受到了充分的肯定的。

这位女教师姓龚,虽然工作压力巨大,担子很重,可是她总是整天乐呵呵的,灿烂的笑容好像永远都挂在她的脸上,她的爽朗的笑声会时常回荡在办公室里。她对同事团结友善,对学生更是和蔼可亲,作为一名人生的启蒙者,她确实是一位爱生如子的好教师。有一次,她班上的一名学生突然在上课时发高烧,还伴有惊厥症状,龚老师立即报告了学校和让人设法通知学生家长,并当时就抱起那位学生跑向了医院,医生立刻进行了抢救,等到家长赶到时,孩子已脱离了危险,学生家长十分感激地说,是龚老师救了我的孩子啊!……

就全校而言,就数龚老师班里的学生数最多,说起来你恐怕绝对不会相信,而实际上也确实非常恐怖:104人!我的天哪,连现在想起来,说起来都感到很可怕。当然,这也是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普及初等教育的社会大背景是分不开的。就是这么多的一个班学生,却拥挤在两间狭小的破教室里。从门口进教室,几乎好像是在下矿井一样,因为教室里的土,都被天天的打扫搬出去了。

那个时候,人们常常形象地把教室和学生称之为“四泥”,即泥桌子、泥凳子、泥地面、泥孩子。课桌是用泥块垒起来的,凳子就是泥块,地面是泥土的,孩子,我们的学生自然也就成了泥娃娃了,特别是每天的大扫除,教室里扬起的灰尘,让你绝对不能张着嘴和睁开眼睛,等到打除完毕后,孩子们都会立即跑到外面去,那就是一个“灰土娃娃”,并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然后再把鼻子里面成团的黑灰鼻涕擤掉,把满嘴的泥土吐出来。

由于龚老师课上得好,所以公开课,示范课,交流课什么的自然也就很多,而最最麻烦的事情,就是人数了,这么多的人,没办法坐下来呀,根本就坐不下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县级公开课,作为副校长兼教导主任的我,费了好大的劲,好不容易才把县局来的几位领导人勉强挤在教室的墙角里坐下来,而片区来的兄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就只好见缝插针坐下几个人,而绝大部分前来听课的人,就只能坐在教室门口的外边,甚至有的老课只好站在教室唯一的窗户外听课了!只见教室里,连讲台的周围,黑板的前边都是学生,龚老师站在那儿,只有讲课的份了,想板书和走动一下,都是相当困难的!

龚老师的配班数学老师也是一位经验丰富,严格要求的老民办,教学成绩也非常出色,如此一来,学生家长总是想方没法,把自己的孩子放在龚老师的班里,而本校老师家的孩子几乎全在她的班上,是的,就连我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为此,有好几年,尤其是学生数较多的那几年,龚老师班上的学生总是全校甚至全县最多的。而龚老师除了工作,也要带好她自己的孩子,她的丈夫在外地工作上班,家里的一切,全要她全力打理,带好孩子,赡养老人,用微薄的工资,支撑着一大家子的生活,可她从不言苦,从不怕累,还整天乐呵呵的。

由教育教学成绩优异,得到了同行们的肯定和好评,以及领导的支持和鼓励,这一切让龚老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受人们爱戴和欢迎的人民教师,曾多次被评选为优秀教育工作者,还被光荣地推选为县人大代表,让她能够为广大农村的基础教育,更多更好地出力流汗。……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欢迎评论,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