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绅 ,早年为官清正写《悯农》诗,晚年豪奢成酷吏

发布时间:2025-07-27 04:33  浏览量:1

李绅,字公垂,唐朝诗人,早年为官正直,以《悯农二首》闻名,参与新乐府运动。

后来卷入牛李党争,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晚年豪奢成酷吏。

01、自幼孤苦,勤奋好学

772年,李绅生于湖州乌程县县署。当时其父在乌程县任职。777年,父亲去世,

小小年纪的李绅只能跟着妈妈离开家乡,去外地投奔亲戚,由母卢氏教以经义。

781年,李绅9岁时母亲撒手人寰,长兄李继担起生活重任,生活陷于清苦,但他勤奋学习。

12岁那年,李绅不想成为哥哥负担,想出外谋生,但没有地方可去,幸好无锡惠山寺收留了他。

在那里,李绅白天干活,晚上就拼命读书学习。遍览寺庙藏书,学问突飞猛进。

02、科举之路坎坷,以诗交友

李绅读书非常刻苦,博闻强记,还擅长写诗,读书有了一定成就后,他开始游历求仕。

794年,23岁的李绅以诗干谒苏州刺史韦夏卿,得韦夏卿赏识,亲自指点,因此有师生之谊。

798年,李绅赴长安应进士试,看到农民辛勤劳作,想到自己悲惨身世写下《悯农二首》:其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到了长安,与吕温相逢,他的《悯农二首》受到吕温赏识,可惜那年他进士落弟。

800年,李绅东游天台,识僧人修真。写下诗《华顶》:

欲向仙峰炼九丹,独瞻华顶礼仙坛。

石标琪树凌空碧,水挂银河映月寒。

天外鹤声随绛节,洞中云气隐琅玕。

浮生未有从师地,空诵仙经想羽翰。

804年,秋,李绅赴长安应试,遇韩愈,韩愈非常欣赏李绅的才华,写了一封信《与祠部陆员外书》举荐李绅,但李绅再次落第,返回江南,游江浙。

那年李绅与元稹、白居易因同年考试而相识。九月在长安,与元稹宿靖安里第,语及崔莺莺事,作《莺莺歌》,元稹作《莺莺传》。

03、阻止李锜谋逆,入狱

806年,李绅考中进士,初入仕途,李绅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因不满官场的一些陋习,李绅后离京至金陵,被浙西观察使李锜辟为掌书记,初露锋芒。

好景不长,807年,李锜想谋逆,让李绅帮自己写一个奏折,编造理由推掉皇帝的召见。

李绅不愿做此不忠之事,便装作手抖接连弄脏了多张草稿。李锜看出李绅不想下笔,就派军士胁迫他写作。

但李绅依然不肯就范,还表明自己身不畏死,无奈之下李锜只得将李绅关进了监狱。

04、任校书郎,倡导新乐府运动

李锜果然发动了反叛,但很快就被官军镇压了下来,在李绅被释放之后,继任浙西观察使邀李绅入幕,他却拒绝了,他回无锡惠山寺读书。

这事为他赢得了名声,李绅也因此被召回长安任职,809年,赴长安任校书郎。

在这期间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

李绅写了《乐府新题》二十首。元稹、白居易也效仿了《和李校书新题乐府》12首、《新乐府》50首。

乐府诗通俗易懂,针砭时弊,关注民生,咏叹疾苦,很接地气,在文学史上颇受肯定。

李绅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锋,李绅长篇叙事诗的成就与影响仅次于元白。李绅《莺莺歌》《悲善才》等叙事诗。

与元稹的《会真诗》《梦游春》《连昌宫词》、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一样,是中唐时期长篇叙事诗中的代表作品。

《莺莺歌》与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相关联。作品以长诗铺排故事,不仅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人物描写也十分细致传神:

伯劳飞迟燕飞疾,垂杨绽金花笑日。绿窗娇女字莺莺,

金雀娅鬟年十七。黄姑上天阿母在,寂寞霜姿素莲质。

门掩重关萧寺中,芳草花时不曾出。

李绅也曾写过风景诗《早梅桥》:

早梅花,满枝发。东风报春春未彻,紫萼迎风玉珠裂。

杨柳未黄莺结舌,委素飘香照新月。桥边一树伤离别,

游荡行人莫攀折。不竞江南艳阳节,任落东风伴春雪。

《宿扬州》是其创作的七言律诗,作品以行舟视角展开,描绘扬州深秋江景与城市风貌。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 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那段时间李绅春风得意,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巅峰时期,不愧为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锋。

05、卷入牛李党争,被誉为“三俊”

819年,李绅被升为右拾遗,担任右拾遗期间,他更是大胆上书,针砭时弊。

面对朝廷中存在的腐败现象、不合理的政策,李绅毫不畏惧,直言进谏,受到皇帝器重。

820年,李绅任翰林学士,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三俊”。

06、被贬地方,造福百姓

公元824年,李党失势,李绅被贬端州司马,一度非常低沉,因此作《寒松赋》,这篇文章被誉为“一代奇文”:

“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

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

827年,任滁州、改寿州刺史。在滁州,他关注教育,修缮学堂,为当地学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在农业方面,他看到农民因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而产量低下,便四处搜集资料,向农民推广新的耕种方法。

遇到灾荒之年,他主动请缨,前往灾区,亲自组织赈灾工作,百姓们在他的帮助下逐渐渡过难关。

最难得的是,他拿出自己攒的钱修水渠,解决了当地的干旱问题,老百姓都特别爱戴他。

07、李德欲为相,平步青云

833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成了手握一方大权的封疆大吏。

836年,任河南尹(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亳汴颖观察使。

838年八月,编《追昔游诗》三卷,并作序。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其中《重到惠山》非常著名:

碧峰依旧松筠老,重得经过已白头。

俱是海天黄叶信,两逢霜节菊花秋。

路过惠山寺书堂,回想起他少年时寄宿在惠山寺一段读书经历,他感慨万千写《忆题惠山寺书堂》:

故山一别光阴改,秋露清风岁月多。

松下壮心年少去,池边衰影老人过。

白云生灭依岩岫,青桂荣枯托薜萝。

惟有此身长是客,又驱旌旆寄烟波。

841年,奔七的李绅意气风发,裘马轻车,从淮南节度使任上奉旨进京,出任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随后,唐武宗又任李绅为中书侍郎,后又不断擢升:右仆射、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上柱国、赵国公,食邑二千户。

08、位及人臣,生活豪奢,成酷吏

844年,李绅中风辞去宰相职务,以检校右仆射平章事复任淮南节度使。

李绅当淮南节度使时,横征暴敛,对百姓视如草芥,在李绅治下的百姓,终日惶惶不安,纷纷渡江淮而逃难。

李绅的生活变得特别奢靡,娶了好多小老婆,每天歌舞升平,饮酒作乐,忘了《悯农》之心。

家宴的排场越来越大,越来越奢侈。据传,李绅一餐的耗费经常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

据说他特别爱吃鸡舌头,一顿饭就要杀掉300只鸡!只取那一点点舌头,剩下的全扔了!

他还耗费巨资大兴土木,建造豪华府邸,府中的亭台楼阁、奇珍异宝,堪比皇宫

刘禹锡任苏州刺史时,参加时任扬州节度使李绅的宴会,被眼前的场面震撼,写下《赠李司空妓》: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诗歌的大意是:佳肴美酒,歌姬美色,轻歌曼舞,李司空早已习以为常,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可我刘禹锡却肝肠寸断,于心不忍。

李绅还在淮南节度使任上,以贪赃和强娶登临百姓颜女为妻之罪将扬州江都县尉吴湘处死。

因李绅与吴湘之间有隔阂,判断此案有借机严惩的嫌疑,故引起谏官柳仲郢等人的抗议。

09、病逝,被皇帝严惩

李绅后来在淮南节度使任上病逝逝世,终年终年七十五岁,朝廷追赠太尉,谥文肃。

他生前干的这些坏事,在他死后全被揭发了出来。皇帝知道后下令“剥夺李绅所有爵位”,更严厉的是,他的子孙后代永远都不能再做官了!

李绅自幼孤苦,但他勤奋好学,他同情农民疾苦写下《悯农二首》广为流传。他科举之路坎坷,经历三次科考终于进士及第。

早年他为官清正,反对李琦造反,倡导新乐府运动,被贬地方造福百姓,后来位极人臣,他奢华成酷吏,让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