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杨勇回忆陈赓大将

发布时间:2025-07-31 21:32  浏览量:1

悼念战友,学习陈赓同志的榜样

杨勇

3月17日,听到陈赓同志在上海逝世的消息,顿感悲痛万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陈赓同志可敬的形象,一直映现在眼前,简直无法相信陈赓同志已经和我们永别了。

陈赓同志的逝世,为什么使我如此怀念,而又这样悲痛呢?因为他在一生中,为党、为人民、为我人民解放军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在陈赓同志生前,我们曾生活、战斗在一起,我深深了解陈赓同志是党的优秀儿女,是毛主席的好学生。他那优良的革命品质,使我永远不能忘记,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还记得,远在1936年,我和陈赓同志一起在红1师工作的时候,他那种坚定的革命意志,高度的革命热情,就深深地感动着我。那是在西安事变前夕,在山城堡的一次夜战中,陈赓同志本来在过去战斗中负过伤,腿就是半残废,不能打弯,要夜间爬山越岭,那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大家决定要他留在师指挥所指挥,由我和师的其他同志到主攻团去。可是,在这个主攻团正打到紧要关头的时候,他却赶到前边来了,当时我们大家都惊奇地问他怎么来的,他兴致勃勃地说:“我爬着来的!”他对自身爬山越岭所受的痛苦,毫不介意,一直坚持在最前线指挥,对这次战斗的胜利起了极大作用。陈赓同志这种忘我的精神,这种坚强的革命意志,感动着我们广大干部,也鼓舞着部队的士气。

还使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在1947年,第二野战军主力部队刚刚从大别山转到豫西作战的时候,当时各种补给非常困难。这时陈赓同志所率领的兵团,条件比我们好些,知道我们有困难,就以他们部队的大批物资支援我们。当时他亲自挂帅担任“清库主任”,把所有能调动的物资器材,大量支援了我们,帮助我们解决了极大的困难。还常听到他对同志们这样讲:“兄弟部队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想到别人,想到同志。”陈赓同志这种照顾大局,以集体事业为重,克己助人的高尚风格,迄今使人念念不忘。

陈赓同志,在近40年的革命生涯里,锻炼得意志坚强。在战斗和工作中的优点,一言难尽,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他那宽广的胸怀,对待同志的真诚坦率。这一点,凡是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志,都深感敬佩。他对任何同志都是真诚相待,有意见就开诚布公地讲,摆在桌面上,敢作敢当。对大是大非原则性的问题,抓得很紧,敢于斗争,而对一些琐碎小事则从不介意。他很能体谅别人,又能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他在广大指战员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受到同志们的尊敬和爱戴。他那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更是令人钦佩。

凡是知道他名字的人,差不多都了解他是“乐观派”。人们从他身上看不到忧愁和消沉,越是遇到艰险困苦,他越表现乐观豪放,充满信心。就是在他身患重病时,也还是到处问这问那,了解问题,关心革命事业和军队建设的发展前景。他这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正如我们所歌唱的那样,“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

大家知道,陈赓同志革命资历很深,对党贡献也大,但他从来不以老资格自居,没有一点架子。他对同志总是亲切热情。我们在一起工作时,共同担任师的领导工作,本来,他斗争历史长,经验多,贡献也大,说来我比他差得远,讲年龄小十来岁。但陈赓同志对我一直是很尊重的。在紧张的战斗和工作中,我们总是相处合作得很好,心情非常舒畅。这是永远值得怀念的。

今天,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悼念陈赓同志,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陈赓同志的榜样,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松柏常青,江水长流。

陈赓同志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