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几千年没人读懂过道德经” !
发布时间:2025-09-18 08:36 浏览量:7
有人说“几千年没人读懂过道德经”,对这样的说法着实让人脑怒,你不学无术,脑残进水也就算了,还竟敢污蔑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更可恶的是,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即说道德经是虚言妄语至使无需读懂,更想说中国无能至使道德经无人能读懂。
为了辨清这个问题,我从三个方面说说看法;
《道德经》是一部经典之作,受到国内外极大关注和喜爱,根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道德经》已经成为世界上售卖最多的书籍,售卖范围遍布世界各地。
另外,据有关部门统计,对这部著作的解释共有3000多种,并且还在不断增加。
正是由于这部经典代表了中国道家思想的主流主脉,进而承担起中华民族文化不断传承的重任,因此,深受国内爱戴和世界瞩目都是应该的。
5千言的道德经,竟然有3千种诠释文本,这本身就说明这部著作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
当我们静下心认真学习研究道德经时,虽然会发现一些解释离著作本意相差较远,我们可以把这种解释当成见仁见智,绝不能因此而断言无人读懂道德经。
那么能让所有人信服的解释又在哪里呢 ?
在我国历史上流传最广,并经过历代学者考证,只有河上公、王弼两位对道德经解释受到普遍的认可,而后,这些学者又对这两种版本经过反复比较后,一致认为河上公的《老子河上公章句》“于义为优”,认为“王本多脱文”,至此由河上公所著《老子河上公章句》,成为解释《道德经》的标准范本,再后来,由河上公解释的《道德经》被后人尊称为《中国气功四大典籍》。
据《史记》上讲,河上公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这位先生是当时黄老学的大师,精于养生打坐,《老子河上公章句》是这位先生专为解释《道德经》所著。
河上公在这本著作中认为;
《道德经》是“以修身与治国同也”的要旨展开叙事的,并且按这个叙事原则对道德经全文进行了诠释。
因为,河上公本人精于修身打坐并且对治国、治政,止战有深刻的认知,所以,对于道德经中的治国修身两大主题了知于心,才将道德经诠释的深入到位,受到后人的普遍赞誉。
《道德经》较难理解的地方就是使用了不少养生打坐的术语,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这种打坐实践,你就很难理解这些术语的实际内涵。
以“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为例。
按照河上公先生的解释和我已经达到身体柔软的打坐实践,这句话正确解释是;
通过盘活先天元精元气元神生成修复功能后,就能做到像婴儿身体那样柔软。
如果没能达到这种修炼成果,你就很难有这种正确的解释。
总之,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深刻理解并正确解读道德经的人大有人在,那种“几千年无人读懂道德经”的论调必须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