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墨魂引
发布时间:2025-10-30 20:00 浏览量:9
咸丰年间,苏州府吴县有个书生叫董文澜,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心中郁愤难平,终日闭门苦读,对家中娇妻柳氏日渐冷淡。柳氏温柔贤淑,多次劝他放宽心,董文澜却只当是妇人之见,依旧埋首书海,期盼一朝金榜题名。
这年秋,董文澜为求清静,搬到城郊废弃的藏书楼居住。藏书楼是前朝大儒所建,楼中藏书浩如烟海,却因年久失修,蛛网密布,阴气森森。董文澜却毫不在意,只觉此处无人打扰,正是读书的绝佳之地。
入住当晚,董文澜正在灯下研读《周易》,忽闻一阵墨香袭来,清雅悠长,不似寻常墨锭气味。他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立于案前,眉目清雅,气质温婉,手中捧着一方古砚,正是楼中珍藏的端溪老坑砚。
图片为AI生成
“姑娘是何人?为何深夜在此?”董文澜惊问道。
女子浅笑道:“妾名墨魂,乃此砚中灵魄,感君痴心向学,特来相伴。”说罢,她将古砚放在案上,为董文澜研墨。墨汁浓黑发亮,带着一股奇异的清香,董文澜只觉神清气爽,思路也豁然开朗。
自那以后,墨魂每日都会现身,为董文澜研墨铺纸,讲解古籍中的晦涩之处。她学识渊博,见解独到,董文澜在她的点拨下,学问日渐精进,心中也对她生出异样情愫。柳氏几次派人送来衣物食物,董文澜都寥寥数语打发,心思全在墨魂身上。
数月后,董文澜参加乡试,下笔如有神助,一挥而就。放榜之日,他果然高中解元,欣喜若狂,回到藏书楼与墨魂分享喜悦。墨魂笑道:“君之才本就不凡,只是此前心有郁结,如今得偿所愿,妾也为君高兴。”
董文澜握住墨魂的手,道:“若无姑娘相助,我怎能有今日?我愿与姑娘结为连理,相守一生。”
墨魂眼中闪过一丝黯然,道:“君乃凡人,妾乃灵魄,人鬼殊途,岂能长久?且君已有妻室,当善待柳氏夫人。”
董文澜却不以为然:“我与柳氏不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无真情。我心中只有姑娘,愿为你遣散妻室,相守一世!”
墨魂无奈,只得应允,但告诫道:“与妾相伴,需以精血为引,滋养妾之灵魄。久而久之,君之身体恐会受损,你需三思。”
董文澜早已被功名和情爱冲昏头脑,当即答应。此后,他每日与墨魂相伴,夜夜缠绵,墨魂的身影愈发清晰,而董文澜却日渐消瘦,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柳氏察觉异常,前来探望,见他形容枯槁,心中焦急,劝他回家休养,董文澜却厉声斥责,将她赶走。
乡试过后,董文澜准备赴京参加会试。临行前,墨魂交给她一枚墨玉簪,道:“此簪可护君平安,助君金榜题名。但切记,抵达京城后,需每日以朱砂擦拭,不可懈怠。”董文澜接过簪子,贴身佩戴,依依不舍地与墨魂告别。
赴京途中,董文澜果然一帆风顺,并无阻碍。抵达京城后,他住进客栈,日夜苦读,却渐渐忘记了墨魂的叮嘱,许久未曾擦拭墨玉簪。一日深夜,他正在读书,忽觉浑身发冷,头痛欲裂,眼前竟出现了幻象——只见墨魂面色狰狞,浑身黑气缭绕,朝着他扑来,口中嘶吼:“董文澜,你负我!速以精血相偿!”
董文澜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取出墨玉簪,却见簪子早已失去光泽,变得乌黑暗沉。他这才想起墨魂的告诫,慌忙找来朱砂,擦拭簪子。随着朱砂的涂抹,墨魂的幻象渐渐消散,董文澜也恢复了神智,只觉浑身冷汗淋漓。
次日,董文澜偶遇一位云游道士,道士见他面色阴鸷,印堂发黑,便上前道:“公子近日是否与异类相伴?身上沾染了浓重的阴邪之气,若不及时斩断,恐有性命之忧。”
董文澜大惊,将与墨魂相遇之事告知道士。道士叹道:“那砚中灵魄本无恶意,却因你执念过深,阴阳相融,已渐渐侵蚀你的生机。她赠予你的墨玉簪,本是护身之物,你却疏于养护,让阴邪之气反噬。”
董文澜连忙求教:“道长,我该如何是好?”
道士道:“解铃还须系铃人。你需即刻返回苏州,找到那方古砚,以阳气滋养,再以诚心忏悔,断绝与灵魄的纠葛,方能保全性命。否则,待会试结束,你性命难保。”
董文澜闻言,再也无心应试,当即收拾行囊,连夜返回苏州。回到藏书楼,他果然见到墨魂坐在案前,形容憔悴,气息微弱。见董文澜归来,墨魂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化为黯然:“你终究还是回来了。”
董文澜跪地忏悔:“姑娘,是我糊涂,险些酿成大错。感谢你数月来的相助,但若因此害了性命,辜负了家中妻室,我实在于心不忍。今日特来与你告别,愿你日后潜心修行,早日得道。”
墨魂凄然一笑:“我早知有今日。君之功名,终究要靠自身努力,而非依赖异类。这方古砚,便赠予你,愿你日后脚踏实地,善待柳氏,莫再执着于虚名。”说罢,她化作一缕墨烟,融入古砚之中。古砚瞬间恢复了往日的模样,只是砚底多了一行小字:“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学正。”
董文澜拿起古砚,心中五味杂陈。他回到家中,向柳氏忏悔,柳氏宽宏大量,原谅了他。此后,董文澜不再执着于功名,而是潜心治学,教书育人,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他时常拿出那方古砚,想起墨魂的教诲,心中感慨万千。
数年后,董文澜虽未考取功名,却因其学识渊博,深受百姓爱戴,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大儒。他始终铭记墨魂的话,心正身正,善待他人。而那方古砚,也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成为了吴家的传家之宝。
有人说,每逢月圆之夜,仍能看到一位素衣女子在藏书楼中研墨,墨香飘出数里。而董文澜与墨魂的故事,也在苏州府代代相传,告诫世人:功名富贵皆为浮云,唯有坚守本心,善待他人,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与安宁。执念过深,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只会自食恶果。